[發明專利]一種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無效
申請號: | 201210365650.7 | 申請日: | 2012-09-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93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波 |
主分類號: | A23L1/10 | 分類號: | 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精方 便飯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及其加工工藝,尤其涉及一種中國古代養生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青精方便飯的文字記錄見于明代,其制作工藝是:
1、于每年的立夏前后半個月的時間內,采摘嫩南燭葉;
2、用手搓揉后,以一斤葉、三斤水的比例,在水中浸泡一天;
3、濾葉留汁(即葉汁);
4、用1∶1的比例將梗米和葉汁蒸為青精飯;
5、嚗曬至干再加葉汁浸泡,再蒸;
6、如此九蒸、九泡、九嚗成青精方便飯。
其缺點是:一、嫩南燭葉的采摘期只限于半個月之內,不能常年應市;二、手工搓揉濃度不高,南燭葉大量浪費;三、采用日照法沒有保證,如果連日陰雨或陽光熱力不足會造成青精飯全部霉變,前功盡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克服上述古代青精方便飯制作工藝之不足,完全突破時間的限制,進一步提高青精飯的養身功效和南燭葉香味,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四季可采的、產于我國江、浙、皖一帶高山新鮮南燭葉;
2、用功率大于1000瓦的高速食品攪拌機將南燭葉搗成糊狀;
3、清洗梗米;
4、將糊狀南燭葉與梗米以1∶5的比例,放入五倍于南燭葉與梗米的10-25℃的清泉水中攪勻并浸泡十個小時;
5、用小于100目的細眼沙布濾去南燭葉葉渣,留取南燭葉汁待用;
6、以5∶4的比例,將梗米與南燭葉汁放入電飯煲,用120℃,煮25分鐘,悶10分鐘,即成為青精飯;
7、將青精飯自然攤涼后放入電烤箱,用150℃高溫干烤75分鐘;
8、以2∶1的比例,將經烤干的青精飯與南燭葉汁浸泡在一起30分鐘;
9、將帶有南燭葉汁的青精飯用蒸汽汽蒸30分鐘;
10、7到9的程序再重復八次,則青精方便飯做成。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青精方便飯的制作方法,克服了古代青精方便飯制作工藝之不足,完全突破時間的限制,進一步提高青精飯的養身功效和南燭葉香味,有效減少南燭葉的浪費,有效排除天雨、日照不足等氣象因素的影響,保障產品成功率而提供的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摘四季可采的、產于我國江、浙、皖一帶高山新鮮南燭葉;
2、用功率大于1000瓦的高速食品攪拌機將南燭葉搗成糊狀;
3、清洗梗米;
4、將糊狀南燭葉200克與梗米1000克的比例,放入6000克的20℃的清泉水中攪勻并浸泡十個小時;
5、用小于100目的細眼沙布濾去南燭葉葉渣,留取南燭葉汁待用;
6、以5∶4的比例,將梗米與南燭葉汁放入電飯煲,用120℃,煮25分鐘,悶10分鐘,即成為青精飯;
7、將青精飯自然攤涼后放入電烤箱,用150℃高溫干烤75分鐘;
8、以2∶1的比例,將經烤干的青精飯與南燭葉汁浸泡在一起30分鐘;
9、將帶有南燭葉汁的青精飯用蒸汽汽蒸30分鐘;
10、7到9的程序再重復八次,則青精方便飯做成。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青精方便飯的制作方法,克服了古代青精方便飯制作工藝之不足,完全突破時間的限制,進一步提高青精飯的養身功效和南燭葉香味,有效減少南燭葉的浪費,有效排除天雨、日照不足等氣象因素的影響,保障產品成功率而提供的青精方便飯的制作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波,未經王曉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565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伸出離心片式蒸汽機
- 下一篇:一種汽車門鎖的雙鉚軸式開啟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