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5026.7 | 申請日: | 2012-09-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4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發明(設計)人: | 蘇潤本;蘇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潤本 |
主分類號: | B60K26/02 | 分類號: | B60K26/02;B60K23/02;B60T7/06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羅曉聰 |
地址: | 528234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型 汽車 電動 摺疊 腳踏 | ||
1.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主要由至少兩組鎂鋁或鋁合金制成的摺疊式運動機構共同承托一踏腳板(3)而成,其中,所述踏腳板(3)分別與兩組摺疊式運動機構各自的的托板彈性連接,并且,其中一摺疊式運動機構上設有齒輪箱(1-10)和減速電機(1-11),所述齒輪箱(1-10)包括有由傳動齒輪(1-3)、扭力彈簧(1-4)、定位柱(1-5)、齒輪殼體(1-6)組成的扭力平衝裝置,定位柱(1-5)對應插裝在齒輪殼體(1-6)的定位孔中,扭力彈簧(1-4)和傳動齒輪(1-3)按先后順序置于齒輪殼體(1-6)中,并且,該扭力彈簧(1-4)的外端口固定于定位柱(1-5)中,其內端口固定于傳動齒輪(1-3)中,同時,齒輪殼體(1-6)上的固定孔中設有位置傳感器(12),且該位置傳感器(12)處于傳動齒輪(1-3)的齒端面上;減速電機(1-11)對應安裝在齒輪箱(1-10)的一側,并且,傳動齒輪(1-3)與減速電機(1-11)的齒輪相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組鎂鋁或鋁合金制成的摺疊式運動機構,一組為主動摺疊式運動機構(1),另一組為從動摺疊式運動機構(2),同時,兩組摺疊式運動機構之間軸向連接有能夠使它們同步聯動的傳動軸套(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組鎂鋁或鋁合金制成的摺疊式運動機構均為主動摺疊式運動機構(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摺疊式運動機構配置有向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的總控系統發送門狀態信號的無線遙控門開關狀態信號發生裝置(5),其中,所述無線遙控門開關狀態信號發生裝置(5)包括有彈性柱(5-1)、面殼(5-2)、電池(5-3)、輕觸開關(5-4)、控制電路板(5-5)、底板(5-6),所述電池(5-3)、輕觸開關(5-4)、控制電路板(5-5)相互連接,且分別置于面殼(5-2)內,彈性柱(5-1)對應插裝在該面殼(5-2)的安裝孔中,且位于輕觸開關(5-4)的上方,車門開啟或關閉時由車門內壁對其進行開關動作,同時,面殼(5-2)與底板(5-6)之間扣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汽車電動摺疊式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摺疊式運動機構(1)包括有主動托板(1-1)、主動軸(1-2)、主動上體(1-7)、第一定位軸(1-8)、主動擺臂(1-9)、齒輪箱(1-10)、減速電機(1-11)、第二定位軸(1-12)、第一定位擺臂(1-13)、第三定位軸(1-14),其中,所述齒輪箱(1-10)的傳動齒輪(1-3)裝配在主動軸(1-2)上,同時,該齒輪箱(1-10)對應安裝在主動上體(1-7)的一側;主動擺臂(1-9)的一端伸至主動上體(1-7)的主動擺臂安裝位處,并且經主動軸(1-2)穿過,同時,它們兩者之間用螺絲緊固,主動擺臂(1-9)的另一端通過橫穿的第一定位軸(1-8)與位于主動上體(1-7)下方的主動托板(1-1)相鉸接;第一定位擺臂(1-13)對應設在主動擺臂(1-9)的前方,同時,該第一定位擺臂(1-13)的一端伸至主動上體(1-7)的定位擺臂安裝位處,并且經第二定位軸(1-12)穿過,同時,它們兩者之間用螺絲緊固,該第一定位擺臂(1-13)的另一端通過橫穿的第三定位軸(1-14)與主動托板(1-1)相鉸接;在摺疊狀態時,上述的主動軸(1-2)、第一定位軸(1-8)、第二定位軸(1-12)、第三定位軸(1-14)四個軸芯點近似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伸展狀態時,第一定位軸(1-8)與第三定位軸(1-14)相互接近等效為一整體,并能夠與主動軸(1-2)和第二定位軸(1-12)近似組成三角形力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潤本,未經蘇潤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502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