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63098.8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7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麗;于新令;王鳳灘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3/00 | 分類號: | C12N13/00;C12N15/01;C12P19/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紅霉素 生產 誘變 提高 抗生素 產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屬于生物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紅霉素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G+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尤其對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對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阿米巴原蟲、滴蟲也有抑制作用。
紅霉素是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微有吸濕性,味苦,易溶于醇類、丙酮、氯仿、酯類(如乙酯、丁酯、戊酯等),微溶于乙醚。紅霉素在水中極微溶解,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以55℃時為最小。
紅霉素是從紅霉素鏈霉菌的培養液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堿性抗生素,我國于1957年試制成功后并逐步投入生產。后來從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紅霉素A、B、C、D、E等組分,其中以紅霉素A為主要組分,抗菌活性強、且毒副作用較小;其它組分抗菌活性弱,而毒副作用又較A大。
紅霉素B的理化性狀與紅霉素A很相似,溶點為198℃,紫外吸收峰在286nm(甲醇)處。比較難溶于水,極易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和乙酸乙酯,并且和酸類結合成的鹽易溶于水。
通常所稱的紅霉素即指紅霉素A及其鹽類。但是在紅霉素生產中,發酵液中同時含有紅霉素A、B、C、D、E等組分,這為后續的提純處理增加了困難,而且紅霉素B的含量控制是產品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國內外抗生素工業發展歷史證明,菌種的不斷更新換代,是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是抗生素工業迅速發展的關鍵之一。由于新的高產菌株不斷用于生產,所以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四環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頭孢菌素C等產品的發酵單位,都比他們的原始菌種提高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與此同時,菌種選育在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種、改善工藝條件等方面也發揮了重大作用。菌種選育是抗生素工業生產及科研工作的主要環節,既是關鍵又是基礎。
根據誘發突變機理,利用物理或化學的因素處理微生物群體細胞,使其中部分細胞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從而引起微生物的性狀變異。然后從群體中挑選出少數具有優良性狀的菌株。經特性考察和復試用于生產,這個過程稱為誘變育種。誘變育種的主要環節是:以合適的誘變劑處理大量而分散的微生物細胞(一般處理孢子懸液),在引起絕大多數細胞致死的同時,使變異率大大提高,然后通過有效的篩選方法淘汰負變菌株,留用變異幅度最大的正變菌株。目前誘變育種是提高菌種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種和簡化工藝的主要育種方法。
紅霉素是紅霉素生產菌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次級代謝產物,隨著發酵周期的延長,紅霉素在發酵液中含量逐步增多,與此同時,其他次級代謝產物也在不斷的積累,這些都使發酵液中的環境越來越不利于菌體產素,對產量的提高有著較大的制約。紅霉素生產菌經過誘變后,利用含有紅霉素的培養基篩選,篩選出的菌體對自身所產紅霉素的耐受程度提高,從而使菌體的產素能力以及產量得到提高。誘變后的菌株用于生產,發酵液中A組分含量提高,B組分含量降低,為發酵液的后續處理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降低了雜質含量,使產品質量得到提高。
發明內容
目前,提高紅霉素生產菌產紅霉素的能力,仍以誘變育種為主要手段。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紅霉素生產菌在斜面培養基上培養,培養6-7天后獲得新鮮成熟孢子;
(2)將紅霉素生產菌新鮮成熟斜面制成孢子懸液,孢子量在1×106個/mL,取5mL孢子懸液移至培養皿中,于15W紫外線燈管和固定距離20cm照射2分鐘,誘變后進行梯度稀釋立即涂培養基平板;
(3)挑取步驟(2)誘變后活菌落進行離子束輻照誘變:誘變溫度為25℃,誘變劑量為50Gy,誘變后進行梯度稀釋涂培養基平板初篩。挑單菌落至斜面培養基,34±1℃,培養6-7天,再經搖瓶發酵方法進行復篩,所得突變菌即為高產紅霉素生產菌。
(4)步驟(1)或步驟(3)斜面養基的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步驟(2)的平板培養基的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紅霉素標準品15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0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