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63098.8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7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麗;于新令;王鳳灘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3/00 | 分類號: | C12N13/00;C12N15/01;C12P19/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4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紅霉素 生產 誘變 提高 抗生素 產量 方法 | ||
1.一種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紅霉素生產菌在斜面培養基上培養,34±1℃,培養6-7天后獲得新鮮成熟孢子;
(2)將紅霉素生產菌新鮮成熟斜面制成孢子懸液,孢子量在1×106個/mL,取5mL孢子懸液移至培養皿中,于15W紫外線燈管和固定距離20cm照射2分鐘,誘變后進行梯度稀釋立即涂培養基平板;
(3)挑取步驟(2)誘變后活菌落進行離子束輻照誘變:誘變溫度為25℃,誘變劑量為50Gy,誘變后進行梯度稀釋涂培養基平板初篩;挑單菌落至斜面培養基,34±1℃,培養6-7天,再經搖瓶發酵方法進行復篩,所得突變菌即為高產的紅霉素生產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或步驟(3)斜面養基的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步驟(2)的平板培養基的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紅霉素標準品15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是將步驟(2)誘變后的活菌落在斜面培養基上培養6-7天后制成孢子懸液,進行離子束輻照誘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平板培養基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紅霉素標準品20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搖瓶發酵培養基配方為:玉米淀粉18g,糊精24g,中溫黃豆餅粉18g,硫酸銨2g,輕質碳酸鈣6g,豆油4ml,紅霉素標準品20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用培養基配方為:可溶性淀粉6g,玉米漿7.2g,硫酸銨3g,氯化鈉3g,瓊脂粉20g,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2,分析純碳酸鈣2.5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搖瓶發酵是將紅霉素生產菌在種子培養基中培養成熟的種子液接入發酵搖瓶培養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種子培養基配方為:玉米淀粉28g,糊精7g,中溫黃豆餅粉12.6g,硫酸銨1.2g,硝酸銨1.2g,氯化鈉3g,玉米漿7.5g,分析純碳酸鈣6g,豆油2ml,加水定容至1000ml,調pH值至7.0;種子液培養條件為:34±1℃,220轉/分,振蕩培養42-46h。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搖瓶發酵培養基配方配制搖瓶發酵液50mL,放入500mL帶擋板的三角瓶中。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過紅霉素生產菌誘變提高抗生素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培養成熟的紅霉素生產菌種子液5mL接入發酵搖瓶中,34±1℃,260轉/分,振蕩培養7天左右,得紅霉素,測定效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309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