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發動機的缸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2738.3 | 申請日: | 2012-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5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田寧;王金石;許立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20 | 分類號: | F02F1/20;F01M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發動機 缸體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的零部件,具體地指一種汽車發動機的缸體結構。?
背景技術
發動機氣缸底部一般設有油底殼,油底殼是曲軸箱的下半部,又稱為下曲軸箱,其作用是封閉曲軸箱作為貯油槽的外殼,防止雜質進入,并收集和儲存由發動機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潤滑油。傳統的發動機在運轉時,從發動機上各摩擦面回流到油底殼的機油中,有很大一部分會繼續隨著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而運動,這樣會導致發動機的摩擦功增加;此外油底殼內的機油會飛濺到曲軸連桿系統上,阻礙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發動機的摩擦功。因此設計出一種合理的發動機缸體結構,以便使回流機油快速回到油底殼,阻擋油底殼內的機油會飛濺到曲軸連桿系統上,減少隨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而繼續運動的機油量,從而減小發動機的摩擦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發動機缸體結構,使得從發動機各摩擦表面回流的機油能快速流回油底殼,減少隨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而繼續運動的機油量,同時,防止油底殼內的機油濺至曲軸連桿系統上,并將隨同曲軸連桿系統一起運動的機油快速引導至油底殼內,從而達到減少發動機運轉摩擦功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發動機的缸體結構,它包括缸體及設在缸體底部的油底殼在缸體底端一側壁上設有第一導流板結構,在相對的另一側壁上設有第二導流板結構,第二導流板結構豎直方向的位置高于第一導流板結構,第一導流板結構上設有導流通道。?
本發明通過在缸體底部,即曲軸連桿系統的下方設置第一導流板結構,使得從發動機上回流的機油被第一導流板結構引導經導流通道快速流回油底殼,減少隨著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而運動的機油量,避免滯帶機油阻礙曲軸連桿系統的運動;同時,第一導流板結構位于曲軸連桿系統下方且其上設有導流通道,將本發明的下部分隔成兩個相對獨立而又不完全封閉的空腔,曲軸連桿系統在上面的空腔內運動,流回油底殼的機油被攔截在油底殼內,從而避免油底殼內的機油飛濺到曲軸連桿系統上,大幅減少了曲軸箱內的機油量,降低了機油對曲軸連桿系統運動的阻礙;另外,在第一導流板結構上的導流通道上方設置第二導流板結構,第二導流板結構將隨同曲軸連桿系統一起向上運動的機油快速引導回第一導流板結構,最終從導流通道流至油底殼內,減少了曲軸箱內的機油量,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發動機運轉過程中的摩擦功;本發明結構簡單緊湊,有效地減少了發動機的摩擦功,降低了動力損耗,提高了發動機的效率,節約了運行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流板結構包括導流板,導流板頂部設有固定板,導流板兩側分別設有加強板。導流板主要起導流作用;加強板用于提高第二導流板整體結構的剛度與強度;固定板為第二導流板結構的固定提供支撐面,第二導流板結構通過固定板安裝在缸體側壁上。?
再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板為一傾斜的彎板,彎板的中部設有開口。傾斜的彎板有利于從上往下導流;彎板中部的開口用于給曲軸連桿系統留出余地,節省空間的同時避免了曲軸連桿系統與彎板間互相干擾。?
更進一步地,所述彎板包括上端的弧形板,以及從弧形板末端往下傾斜延伸的斜板。傾斜延伸的斜板用于導流,與斜板相接的弧線板為固定板提供了支撐面,同時也避免了出現折角,有利于缸體內部的空間布局。?
優選地,所述加強板垂直于導流板,加強板的上沿與導流板的側沿貼合固定。垂直于導流板設置的加強板在提高第二導流板結構剛?度與強度的同時,其上沿與導流板的側沿完全貼合,有利于減少導流板因曲軸連桿系統運動而產生的不當震動,消除噪音。?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導流板結構包括首端固定在缸體側壁上的橫向延伸板,橫向延伸板的末端在接近缸體另一側壁處向下彎折。第一導流板結構的大面積橫向延伸部分能有效地隔開曲軸連桿系統與油底殼;橫向延伸板延伸至接近缸體側壁時其末端,即:延伸端,逐漸向下方彎折,此彎折部分能很好地將從上部發動機回流的機油引導至下方的油底殼中,橫向延伸板的彎折部分與鄰近的缸體側壁間留有一段小的間隙,形成機油流入油底殼的導流通道;從發動機上回流的機油一部分首先經第一導流板結構導流后流入殼體油底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二導流板結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在四缸汽油發動機中的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對本發明構成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公司,未經東風汽車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27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寬電壓輸入范圍的逆變器輸入級電路及逆變器
- 下一篇:基于輪廓的流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