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相柱膜蛋白質微反應器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9969.0 | 申請日: | 2012-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5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華;趙群;楊開廣;梁玉;梁振;張玉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18 | 分類號: | C07K1/18;C07K1/16;C12P21/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相柱 膜蛋白 反應器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相柱膜蛋白質微反應器,可實現膜蛋白質原位富集、pH置換、還原、烷基化、酶解的樣品預處理過程,并且與分離、檢測系統聯用,即可實現對膜蛋白質酶解產物的分離、鑒定。
背景技術
細胞膜是細胞對外界的屏障和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的樞紐,它將細胞與周圍環境隔離開,維持細胞內環境的穩定。細胞膜蛋白質組對執行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細胞識別與免疫應答、信號傳導和調控以及能量傳遞等功能起著重要作用。真核生物中1/3的蛋白均整合在膜上。膜蛋白質在藥物研究中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已知的和正在研究的藥物靶標中大約有70%為膜蛋白質。然而,由于膜蛋白質疏水性強,導致其溶解性和酶解效率較差,對目前通用的蛋白質組學技術提出了挑戰。
甲酸是一種很好的膜蛋白質增溶劑,后續的酶解通常采用化學裂解劑溴化氰或酸性胃蛋白酶。然而,溴化氰是一種劇毒試劑,且只能在甲硫氨酸處裂解,產生的肽段較大,不利于質譜檢測。胃蛋白酶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蛋白質水解酶,因此在質譜數據檢索時,產生的理論酶切肽段列表太大,對用于數據檢索的服務器要求高,數據檢索時間過長,數據檢索的假陽性率高,嚴重地影響了膜蛋白質的鑒定。胰蛋白酶專一性強,酶切后得到的肽片段大小適中,分子質量在500-3000Da之間,非常適合質譜的檢測范圍,是蛋白質鑒定中應用最多的蛋白水解酶。因此,將甲酸的強溶解能力和胰蛋白酶的特異性酶切相結合,對于膜蛋白質分析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有文獻通過將甲酸溶解后的膜蛋白質溶液,用碳酸氫銨調節pH至pH=8后,進行后續的蛋白質的酶解(Cruz,S.D.,Xenarios,I.,Langridge,J.,Vilbois,F.,Parone,P.A.,Martinou,J.C.,J.Biol.Chem.2003,42,41566?41571.)。這種方法的問題在于:一、操作不方便;二、膜蛋白質的濃度被嚴重稀釋;三、酸、堿性置換過程易造成膜蛋白質的再次析出;四、離心管內進行操作,內壁吸附損失較大;五、無法實現在線分析。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發展一種雙相柱膜蛋白質微反應器(圖1),通過該微反應器富集膜蛋白質樣品,在不稀釋樣品的前提下,便捷、高回收率、原位地實現膜蛋白質樣品所處環境酸、堿性的置換,確保酸性條件下溶解和堿性條件下酶解的兼容(圖2)。此外,該樣品預處理過程均在毛細管柱原位進行,可實現膜蛋白質樣品預處理的在線、自動化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雙相柱膜蛋白質微反應器:
包括中空的容器,于中空的容器內順次填充陰離子交換材料、陽離子交換材料、或順次填充陽離子交換材料、陰離子交換材料,于中空的容器內部空腔的一端或兩端設置有柱塞;所述中空的容器為圓柱、圓錐或圓盤形容器,中空容器的內部空腔徑向橫截面直徑為50μm-5cm。
容器為:20-1000μl移液器槍頭,1-20ml固相萃取(SPE)管,1-20ml注射器針管,50-500μm內徑毛細管或注射器濾膜腔體。
柱塞是在微反應器內原位合成的整體柱柱塞或孔徑為3nm-20μm的篩板。
同一容器內包含陰離子交換材料、陽離子交換材料;
陽離子交換材料為含有磺酸基團和/或磷酸基團的強陽離子交換材料、或含有羧基基團的弱陽離子交換材料;陰離子交換材料為含有季銨基團的強陰離子交換材料、或含有仲胺和/或叔胺基團的弱陰離子交換材料;材料可以是顆粒材料或者整體材料。
陽、陰離子交換材料的搭配可以是:強陽離子交換材料和強陰離子材料;強陽離子交換材料和弱陰離子交換材料;弱陽離子交換材料和強陰離子交換材料;弱陽離子交換材料和弱陰離子交換材料。
所述雙相柱膜蛋白質微反應器的應用:
1)在帶有柱塞的橫截面直徑為50μm-5cm的圓柱、圓錐或圓盤形容器內順次填充陰、陽離子交換材料或陽、陰離子交換材料;
2)采用pH為1-7的酸性溶液或pH為大于7-14的溶有質量或體積濃度為1%-30%的表面活性劑或去垢劑的堿性溶液溶解膜蛋白質樣品,將樣品溶液通過微反應器實現膜蛋白質的原位捕集;
3)然后,通入pH為大于7-14的堿性溶液或pH為1-7的酸性溶液進行微反應器內溶液體系的pH值的置換;
4)之后,用還原劑進行蛋白質的還原,隨后用烷基化試劑進行蛋白質的烷基化處理,最后在pH為大于7-14的堿性條件下進行蛋白質的酶解或pH為1-7的酸性條件下進行蛋白質的酶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99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走式的投餌裝置
- 下一篇:電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