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炒青類綠茶的精制加工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48595.0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09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霍山縣圣茗茶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727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炒青 綠茶 精制 加工 工藝 | ||
1.炒青類綠茶的精制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篩切取料、風選、揀梗、干燥、車色、風選和色選、拼配成品七個步驟,具體步驟如下:
(1)篩切取料
先將粗制的毛茶放在園篩機篩面上作回旋運動,分離茶葉的長短或大小,分出頭子茶,割出茶末、茶灰,反復園篩2-3次,使茶葉長短、大小達到勻齊,再用抖篩機分別茶葉粗細、套出粗頭,抽去較細的筋梗,反復抖篩2-3次;
所述的粗制毛茶采用的殺青工藝為:先將上述攤涼好的鮮茶葉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分鐘,再將茶葉從臭氧水中取出,先將采摘的鮮葉放入臭氧水中浸泡30-40?min,再將鮮葉從臭氧水中取出,進行低溫真空干燥,溫度控制在25-30℃,至茶葉含水率達到35-40%;放入鍋內進行鍋炒殺青,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由鮮綠變暗綠,葉質變柔軟,青臭氣消失,清香透露,即為殺青適度;
(2)風選
毛茶經篩切整形后進行風選處理,利用風扇的風力來分離毛茶的輕重,并按輕重不同對茶葉進行分級,同時扇去黃片毛衣等輕飄茶葉和夾雜物,風扇2-3次;
(3)揀梗
風選后,采用以機器揀梗為主,人工揀梗為輔的辦法揀剔混入毛茶中的次質茶和非茶灰夾雜質,如茶梗、茶筋、茶子等;
(4)干燥
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機對揀梗好的毛茶進行真空、低溫、微波干燥,微波頻率為2.45GHz±25MHz,溫度為60-70℃,時間為20-30?min,使含水量達到3-5%;
(5)車色
趁熱將干燥好的茶葉投入車色機內車色1-2h,使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綠潤起霜,滾筒轉速為30-40r/min,溫度控制在80-90℃;
(6)風選和色選
車色后,再次利用風選機扇去輕質茶和其他雜質,然后用茶葉色選機精確剔除其中的茶梗、黃片等;
(7)拼配成品
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規格要求,選取一定比例和數量的篩號茶進行拼配,使各種不同品質的篩號茶取長補短,相互調節,整批產品均勻一致,包裝,均堆裝箱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炒青類綠茶的精制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篩切取料過程中,分離出來的粗大頭子茶,外型不符合成品茶的規格,通過切軋,把大的切小,長的切短,勾曲的切成短條,切過再篩,篩出來的頭子又切,反復篩切直至復合規格為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霍山縣圣茗茶葉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霍山縣圣茗茶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859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龍眼果粉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現場總線設備監控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