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普那霉素ⅠA晶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47841.0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5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毛文華;吳亞銘;黃志明;周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A61K38/08;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誠五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曉青;王厚莉 |
| 地址: | 3125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霉素 晶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普那霉素IA晶體,更具體地說,涉及普那霉素IA晶體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以及含有治療有效量的所述普那霉素IA晶體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普那霉素是由始旋鏈霉菌(Streptomyces?pristinaespiralis)產生的一種鏈陽性菌素類抗生素,由兩類化學性質不同的物質組成,即屬于B族鏈陽性菌素的普那霉素I(主要為PIA)和屬于A族鏈陽性菌素的普那霉素II(主要為PIIA)組成,兩者的組合比例大約是30∶70。兩者聯合使用的體外抗菌活性至少是單一組分活性的10倍,這種協同作用同時也擴大了兩組分的抗菌譜,使之對細菌表現為殺菌作用,而各組分單獨使用則表現為抑菌作用。同時,由于存在兩種結構完全不同的組分,耐藥性獲得較緩慢。這是該新藥區別于其他抗耐藥菌藥物的顯著特點之一,它是唯一的口服給藥抗耐藥菌藥物。?
普那霉素主要作用于細菌核糖體,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但是由于普那霉素水溶性極差,不易制成腸外制劑,因此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天然的普那霉素IA和IIA經化學修飾可以得到水溶性衍生物RP59500解決該問題,它是由奎奴普汀與達福普汀以30∶70(W/W)比例混合制成的。?
現在上市的普那霉素是由sanofi?aventis生產的,主要由普那霉素IA和普那霉素IIA組成的,商品名為PYOSTACINE的口服普那霉素片。?
目前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s)、奎奴普汀(quinupristin)/達福普汀(dalfopristin)在歐洲已經有一定的市場。普那霉素在歐洲的用量與銷量分別為40噸、1.2億美元,奎奴普汀(quinupristin)/達福普汀(dalfopristin)的用量和銷量分別為3噸、約3億美元。?
作為藥效優良的抗生素,對普那霉素純化工藝的研究和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普那霉素中的兩個組分可以分別用于合成奎奴普汀、達福普汀,因此有必要對兩個組分分別進行純化,得到精品,用于后期合成。其中的奎奴普汀是由本發明的普那霉素IA經化學修飾而得。?
現今存在的關于普那霉素的工藝專利中,得到的普那霉素IA是無定型的,而且包括專利藥在內,其純度都比較低,如工業化生產的普那霉素經純化后還含有20%的雜質,迄今所進行的純化努力總是以失敗而告終,常常導致各組成分中的一種降解,這是由于許多操作導致不穩定產物中環形結構的打開或A組成分的脫水。由于這一事實,多年來認為純度提高是不可能達到的。這種局面造成的結果是普那霉素的銷售被嚴格限制在諸如法國和比利時的一些國家中,導致某些地區人口失去了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嚴重感染的一種治療,特別是對其它抗生素具有耐受性的病人的治療[2]。?
普那霉素由I組分和II組分組成,它是通過連接到核糖體上從而抑制蛋白的合成來抑制細菌的生長。普那霉素I和II都作用在細菌核糖體50S亞基上,并在鏈延伸階段抑止mRNA的轉譯。普那霉素II使肽基轉移酶的供體和受體部位失活,從而干擾該酶的功能。它們在兩處阻斷了肽鏈的延伸:核糖體A位點的氨酰tRNA(tRNA)和肽基-tRNA在P位點形成肽鍵。?
普那霉素I干擾肽基-tRNA在P位點的正確定位;繼而抑制肽鍵?形成,導致產生一條不完全肽鏈。后一過程具有模板依賴性,即選擇性地影響mRNA對堿性氨基酸和脯氨酸的編碼。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了一種普那霉素的作用機制模型來解釋普那霉素I和II的協同作用。?
普那霉素I和II兩者之間協同作用與兩者的比例關系無關,但由于普那霉素II?A在體內較弱的吸收性,所以在小鼠體內試驗時普那霉素II的量要多于普那霉素I才能使協同作用明顯。一般兩者聯合使用時的體外抗菌活性至少是單一組分活性的10倍。而且這種協同作用也擴大了兩組分的抗菌譜,如拮抗耐紅霉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fragilis)、產氣夾膜梭狀芽孢桿菌(Clostredium?perfringens)和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另外當每一組分有抑菌作用時,聯合使用的協同作用表現出混合殺菌性。小鼠體內試驗顯示,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普那霉素I和普那霉素II聯合使用CD50為50mg/kg,而單獨使用時CD50分別為75~150mg/kg及300mg/kg[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未經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78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搖桿式雙梯形履帶機器人
- 下一篇:枸骨皂苷化合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