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46936.0 | 申請日: | 2012-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0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曾令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劉媖 |
| 地址: | 51052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樟樹 無性 系組培 繁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培繁育方法,具體涉及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方法,屬于林木組培繁育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樟樹(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屬樟科樟屬樹種,是常綠喬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在華南地區,樟樹是著名的多用途鄉土珍貴樹種和經濟樹種,分布范圍廣,開發利用程度高,家喻戶曉,一直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它除了是珍貴用材外,還可以提煉冰片、樟油等,其深加工產品在醫藥、光學及工業上應用廣泛,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目前可供木材和樟油提取的資源已經極為有限。天然分布的樟樹大都是低產低質次生林,且多為零星分布,可利用的資源甚少。較好的樟樹一般都是房前屋后的風水林、城市景觀和道路綠化樹木。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商品林建設能力的提高,大規模造林綠化廣泛開展,樟樹人工林開始大量發展,樟樹良種苗木市場巨大。?
以往樟樹苗木培育技術主要有二種,一是種子培育,即在樟子種子成熟期,從樟樹上采摘果實,把果實經地過去皮處理,得到種子,然后通過對種子適當的處理進步播種催芽培育苗木;其二是扦插繁育,即從樟樹上采摘半木質化的穗條,用激素處理穗條后,把穗條插入適當的基質中培育苗木。?
樟樹苗木的培育主要依靠種子繁育實生苗。但種子繁育苗木存在如下缺點,一是種子育苗季節性強,一年一茬,種子保存時間不長,半年之后發芽率大幅下降;二是經科學選育的良種一般種子都很少,難以滿足生產應用的需求,而營建種子園投資大,周期長;三是種子培育苗木不能培育無性系,生產上林份分化大,林相參差不齊,對經過選擇表現優良的單株,無法實現規模利用。?
樟樹扦插繁育的缺點是,一是老樹穗條成活率低,因此需要營建扦插用的采穗圃,經過修剪矮化,培育合適的冠形,多產穗條。采穗圃需要精細化管理,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工,在勞動力成本日漸高漲的今日,采穗圃管理成本難以承受;二是采穗母株容易老化,使用周期不長,3-5年后即要淘汰;三是扦插成活率受天氣、管理、基質、生根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成活率難以保證;四是苗木價格偏高,市場難以接受。?
樟樹是目前我國以南方地區的主要造林樹種和園林綠化樹種,每年苗木用量約數億株,樟樹種苗基本上是采用種子繁育實生苗,少量扦插繁育的扦插苗。近幾年隨著樟樹良種選育的深入,所選育出來的的良種受到種子和插穗數量的限制,良種的推廣應用遭遇瓶勁。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技術的攻克,使得大樟樹良種的大規模使用成為現實。?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樟樹在組織培養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組培芽增殖時,褐化現象嚴重,芽尖壞死,甚至枯褐而死,有效增殖率低;二是組培生根誘導時,生根苗生長不整齊,生根苗培養周期長;三是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苗期培育周期長,所以研究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的新技術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種子繁育和扦插繁育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方法,該方法克服了樟樹種子繁育受季節影響、種子發芽率低,繁殖速率慢的缺點,同時克服了扦插苗繁育的缺點,實現了樟樹良種大規模繁育。?
為實現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樟樹無性系組培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外植體材料的消毒:取當年生嫩梢去掉葉片,切段,使每段為帶有1~2個腋芽的莖段,莖段先用0.2%滅菌凈消毒10~20min,無菌水清洗6次,再用0.1%升汞,2~5滴吐溫80,處理3~5min,無菌水清洗6次,消毒后備用;消毒成功率在80%以上(見表1)。
表1 外植體材料的消毒試驗?
(2)芽的誘導:把步驟(1)經消毒的莖段,接種到芽的誘導培養基上,經過6~15d的培養,在腋芽處開始萌動,并長出新芽,所述的誘導培養基為DCR改+6-BA?0.3mg+NAA?0.05~0.5mg;芽的誘導率最高達75.3%(見表2)。
表2??不同培養基對外植體腋芽誘導的影響?
注:X5和X9為樟樹的家系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469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