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SiO2改性的COB-LED灌封用透明有機硅膠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37400.2 | 申請日: | 2012-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6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賀英;邱細妹;施周;蔡計杰;潘照東;張瑤斐;王均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J183/06 | 分類號: | C09J183/06;C09J11/04;C09C1/28;C09C3/12;H01L33/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sio sub 改性 cob led 灌封用 透明 有機 硅膠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SiO2改性的COB-LED(Chip?on?Board,板上芯片封裝)灌封用透明有機硅膠的制備方法,屬于COB-LED光源模板封裝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半導體LED因在照明方面具有壽命長、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等特點,LED作為新型照明光源替代傳統照明光源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是解決目前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隨著功率型白光LED制造技術的不斷完善,其發光效率、亮度和功率都有大幅度提高。因此,LED封裝材料開始面臨巨大的挑戰,制備出具有高光折射率,高耐紫外能力和耐熱老化能力,低應力,高熱導率的封裝材料,有望提高照明器件的光輸出功率和使用壽命。有數據顯示,LED光源比白熾燈節電87%、比熒光燈節電50%,而壽命比白熾燈長20~30倍、比熒光燈長10倍。LED光源因具有節能、環保、長壽命、安全、響應快、體積小、色彩豐富、可控等一系列獨特優點,被認為是節電降能耗的最佳實現途徑。COB封裝是一種芯片直接貼裝技術,是將裸芯片直接粘貼在印刷電路板上,然后進行引線鍵合,再用有機膠將芯片和引線包封保護的工藝。COB-LED光源具有高效率、低損耗、長壽命、光色純、耐振動、響應速度快等優勢。當LED面光源采用COB工藝生產時,摒棄了草帽管和貼片燈珠的金屬支架封裝模式,可直接將芯片貼裝在導熱性能極佳的金屬基板上,散熱效率比燈珠式LED光源提高幾十倍,將大幅度降低LED光源的光衰,有效保證LED燈具的使用壽命。LED面光源是整面封裝,先進的工藝將完美的解決LED燈珠色光不均的問題,整面出光,光照均光效果好,是未來室內照明用節能光源的不二之選。
一般來講,LED的封裝材料有如下幾種:環氧樹脂、硅膠、硅樹脂。但是結合目前市場主流的三種LED封裝材料來看,環氧樹脂封裝材料雖然在透光性和成本上具有優勢,但是在亮度衰減、抗UV、耐熱等方面略顯不足。硅樹脂在耐熱、抗UV和亮度衰減等方面的性能比環氧樹脂要強,且和環氧樹脂結合得較好無界面問題,比較適合用在白光和一些低衰減要求的封裝上(如顯示屏、線路板、接線盒等),但不足之處是不適合用在大于0.5W以上的高功率產品上,價格相對也較為昂貴。硅膠相對前兩者來說,在抗UV、耐熱和亮度衰減上有較大的優勢,特別適合用在大功率LED產品和部分低衰減及白光產品上,但缺點是結合力較差,和環氧結合容易產生界面問題,易吸濕,防塵性較差。
在高溫環境下,封裝材料可能引起碳化,在器件表面形成褐色覆蓋層,致使器件失效。本研究將聚合物與無機納米粒子復合,可使復合材料既具有聚合物的易加工和抗沖擊性,又具有無機材料的高導熱和耐摩擦等特性。向聚硅氧烷產品中加入耐熱添加劑是一種既實用又簡便的方法,納米二氧化硅是無色有機硅高聚物體系中應用最普遍的一種填料。本發明采用納米二氧化硅作填料,對有機硅膠起到了增稠、觸變、補強、增加機械強度,同時達到高光澤、高透明性、高塑性成型等效果。該膠黏劑具有優異的耐高低溫、耐老化、透明度高,成型性好,固化條件溫和等優點。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納米SiO2改性的COB-LED灌封用有機硅膠的制備方法,最終得到固化的納米SiO2改性的高亮度、大功率COB-LED用有機硅封裝膠。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納米SiO2改性的COB-LED灌封用透明有機硅膠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a.?表面處理劑溶液的配制:將一定量的表面處理劑,即硅烷偶聯劑溶解于適量的有機溶劑中,表面處理劑為γ-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一種;有機溶劑為甲苯、苯、乙醇中的任一種,其體積比為1:(1.0~10.0);
b.?納米SiO2的改性處理:將一定量的納米SiO2與上述的表面處理劑溶液混合;納米SiO2與表面處理劑即硅烷偶聯劑的質量配比為100?:(0.01~1.00);在不斷攪拌下于110~130℃溫度下加熱回流3~6?h;然后冷卻,并在烘箱中干燥,以揮發掉剩下的有機小分子物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74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