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莨綢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30269.7 | 申請日: | 2012-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4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華;劉學銘;周紅英;吳瑛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梁子時裝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2 | 分類號: | G01N15/02;G01N30/02;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鑒定方法,尤其涉及利用凱式定氮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裂解氣相色譜法而設計的一種鑒定莨綢真偽優劣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的主題要求逐漸向綠色環保、回歸大自然的方向轉變。穿著舒適、穿出健康和美麗,是當代人們對服裝的理解和要求。莨綢(香云紗)俗稱莨紗、黑膠綢,是廣東絲綢產品中著名的傳統產品,也是目前織品市場上僅有的純植物染料染色的真絲綢面料之一。莨綢制作過程完全純手工,共需十幾道工序,十多天方可完成。它是以桑蠶絲為原料織成白坯綢,再用植物中草藥薯莨的汁液浸染,在日出前將經過浸染的白坯綢鋪在草地上,布面涂抹廣東當地獨特的無污染小河塘泥,在露水的蒸騰中,薯莨汁與塘泥相互滲透交融,莨綢的油潤的光澤也逐漸顯現。用莨綢制成的衣服,耐穿易洗,不用熨燙,輕快涼爽,爽滑柔潤,尤其適合炎熱的夏天穿用。隨著莨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認可度上升,市場上不免存在偽劣的莨綢產品,然而卻沒有一種針對莨綢而精準鑒別其真偽優劣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克服現有問題,而提供一種準確、環保的鑒定莨綢的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鑒定莨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顯微鏡檢測:將一段纖維束放于載玻片中央,滴加一滴75%乙醇并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織物纖維的表面形態;
如果纖維上或纖維之間存在粒徑大于纖維直徑的黑褐色顆粒,則進入下一步檢測;否則不是莨綢,檢測結束;
(4)裂解氣相色譜法檢測:裂解氣相色譜法的裂解溫度為450℃,裂解時間為25-35秒,優選為30秒;以纖維經裂解氣相色譜分析所得數據建立指紋圖譜;
如果纖維的指紋圖譜與標準莨綢的指紋圖譜的相關性大于90%,則進入下一步檢測;否則不是莨綢,檢測結束;
(3)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的色譜柱是XDB-C18或SB-C18,波長為280納米,流動相為乙腈和0.4%乙酸的混合液,乙腈和0.4%乙酸的體積比為1:99;將適量纖維用丙酮浸泡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提取液的成分;
如果纖維的提取液的高效液相色譜圖具有出峰時間分別大致為8.4分、12.4分、15.8分、18.2分、22.1分、24.1分和26.6分的7個共有峰,則可判斷是莨綢,進入下一步檢測以作精確判斷;否則不是莨綢;
(2)凱氏定氮法檢測:適量的纖維與適量的CuSO4、K2SO4和H2SO4充分反應,將纖維中的有機氮轉化為無機銨鹽,再在堿性條件下將無機銨鹽轉化為氮,根據氮的含量計算纖維的粗蛋白含量;
如果纖維的粗蛋白含量大于74%,并且小于90%,則可準確判斷為莨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能夠準確無誤的鑒定莨綢的真偽優劣,對莨綢進行準確的評價;本發明簡單實用、成本低、不污染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2號樣品的纖維顯微圖;
圖2為22號樣品的纖維顯微圖;
圖3為2號織物樣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4為26號織物樣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5為7號織物樣品的裂解氣相色譜圖;
圖6為7號織物樣品的指紋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充分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介紹和說明。
實施例
選擇如下表1所示30種織物樣品進行檢測并比較檢測數據,從而建立標準的莨綢檢測數據。
表1樣品編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梁子時裝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梁子時裝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302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