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銀杏茶的手工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19787.9 | 申請日: | 2012-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2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儒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4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銀杏 手工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的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銀杏茶的手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是我國的瑰寶,珍稀可貴,被譽為地球的“長壽樹”、“活化石”。銀杏葉中含有天然活性黃酮及苦內酯等與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成份,具有溶解膽固醇,擴張血管的作用,對改善腦功能障礙、動脈硬化、高血壓、眩暈、耳鳴、頭痛、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等有明顯效果。其防病、治病、健身的價值在明代《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經國家衛生部門檢測證明:飲用銀杏茶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減少體內貯存脂肪的作用。對于高血脂的調節、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患者輔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減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預防治療老年癡呆的理想飲品。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治、防心腦血管疾病最理想的藥物成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制作方法簡單,可家庭操作的制作銀杏茶的方法。
本發明的方案如下:、一種銀杏茶的手工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A、采葉,采摘銀杏幼樹主干、側枝中部著生的綠色正常葉片,放筐中用清水洗凈攤開晾干;
B、殺青,選干凈無異味的大鐵鍋,加熱至鍋面灰白色(約200-300℃),迅速投入1千克青葉蓋鍋蓋悶1分鐘,見鍋口有蒸汽時,立即揭蓋,用雙手迅速從鍋底翻抓青葉,均勻抖散至鍋底使葉片全部接觸鍋面,均勻受熱,待葉片青草氣味消失,呈無光澤的黑綠色,手握成團,略有彈性的出鍋;
C、搓揉,殺青后的葉片,倒在席上晾干帶余熱用手握成團,揉面團似向同一方面滾揉,反復數次,輕搓寬葉成長條狀;
D、二次殺青,將搓揉后的葉子,放入170-190℃的鍋內,雙手壓在鍋內滾炒葉數分鐘再將葉團敢開均勻受熱幾分鐘,如此重復約20分鐘,出鍋攤晾席上回潮變軟;
E、炒成茶,將鍋加熱至90%,投入晾后的葉子,進行復炒,漸退火降溫、輕炒防碎,炒至茶葉燙手時取出,冷卻袋裝成品茶
本發明操作簡單、方便,家庭個人就可進行炒制,不需要購置大型機械,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銀杏茶的手工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驟完成:
A、采葉,采摘銀杏幼樹主干、側枝中部著生的綠色正常葉片,放筐中用清水洗凈攤開晾干;
B、殺青,選干凈無異味的大鐵鍋,加熱至鍋面灰白色(約200-300℃),迅速投入1千克青葉蓋鍋蓋悶1分鐘,見鍋口有蒸汽時,立即揭蓋,用雙手迅速從鍋底翻抓青葉,均勻抖散至鍋底使葉片全部接觸鍋面,均勻受熱,待葉片青草氣味消失,呈無光澤的黑綠色,手握成團,略有彈性的出鍋;
C、搓揉,殺青后的葉片,倒在席上晾干帶余熱用手握成團,揉面團似向同一方面滾揉,反復數次,輕搓寬葉成長條狀;
D、二次殺青,將搓揉后的葉子,放入170-190℃的鍋內,雙手壓在鍋內滾炒葉數分鐘再將葉團敢開均勻受熱幾分鐘,如此重復約20分鐘,出鍋攤晾席上回潮變軟;
E、炒成茶,將鍋加熱至90%,投入晾后的葉子,進行復炒,漸退火降溫、輕炒防碎,炒至茶葉燙手時取出,冷卻袋裝成品茶
盡管上文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給予了詳細描述和說明,但是應該指明的是,我們可以依據本發明的構想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各種等效改變和修改,其所產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附圖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儒,未經孫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197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