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常溫常壓法生產氫氧化銅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94573.0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7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景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 |
| 主分類號: | C01G3/02 | 分類號: | C01G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22 吉林省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常溫 常壓 生產 氫氧化 | ||
本發明提出的是利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氫氧化銅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氫氧化銅的生產方法是用銅鹽加氫氧化鈉生成的。但是銅鹽的獲得是較困難的。這是由于銅很穩定在常溫常壓下它不與酸反應。如果讓反應順利進行必須加熱。不僅使用能源。而且產生有害氣體。我們選用適當的催化劑能使該反應進行。這樣不僅節省能源,而且無三廢。它是生產氫氧化銅的理想方法。
本發明提出的是利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氫氧化銅的方法。利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氫氧化銅的方法是:1、加料工序;2、反應工序;3、過濾工序;4、二次加料工序;5、反應工序;6、超聲波振動分離工序;7、篩分工序8、水洗工序;9干燥工序。
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在常溫常壓下先生成氯化銅,然后控制pH值再和銅繼續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經超聲波震蕩分離后過濾、水洗干燥得氫氧化銅。
本發明實現了在常溫常壓下由銅和鹽酸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氧化銅的全過程。氫氧化銅是生產氧化銅的重要原料,與銅的氧化法相比,所用設備少;節能效果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是利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氫氧化銅的方法。利用廢銅和鹽酸在催化劑作用下合成氫氧化銅的方法主要過程為:1、加料工序;2、反應工序;3、過濾工序;4、二次加料工序;5、反應工序;6、超聲波振動分離工序;7、篩分工序8、水洗工序;9干燥工序。
本發明所采取的方案為:
1、加料工序
經過挑選過的碎銅塊加入水和鹽酸,再加入催化劑放入三口燒瓶中。銅、水和濃鹽酸的質量比是4∶3∶1。
2、催化反應工序
上述物質在加入催化劑,且在常溫常壓下反應24小時。此時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
3、過濾工序
濾液為氯化銅溶液。過濾除去多余的銅和少量的氫氧化銅(濾餅可以作為加料工序的原料。)。
4、二次加料工序
將氯化銅溶液加入燒杯中,加入大塊的金屬銅。同時放入催化劑。
5、反應工序
控制溶液的pH值繼續反應,此時在銅的表面生成氫氧化銅。
6、超聲波振動分離工序
生成的氫氧化銅沾附在銅的表面,用超聲波振動使其解附。
7、篩分工序
用30目的分樣篩用水沖洗,氫氧化銅順水沖下。
8、水洗工序
過濾出氫氧化銅,經水洗過濾得氫氧化銅。水洗液作為加料工序的原料。
9、、干燥工序
所得的氫氧化銅在低溫下干燥即為氫氧化銅。
附圖說明
圖1為常溫常壓法生產氫氧化銅的工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1、加料工序
經過挑選過的碎紫銅屑20克,蒸餾水15毫升、鹽酸5毫升放入三口燒瓶中。
2、催化反應工序
上述物質在加入適量的催化劑,且在常溫常壓下反應24小時。此時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并有少量氫氧化銅生成。
3、過濾工序
過濾除去多余的銅和少量的氫氧化銅(濾餅可以作為加料工序的原料。)。濾液為氯化銅溶液。
4、二次加料工序
將氯化銅溶液加入燒杯中,加入大塊的金屬銅。同時放入催化劑。
5、反應工序
控制溶液的pH值繼續反應,此時在銅的表面生成氫氧化銅。
6、超聲波振動分離工序
生成的氫氧化銅沾附在銅的表面,用超聲波振動使其解附。
7、篩分工序
解附后用30目的分樣篩用水沖洗,氫氧化銅順水沖下。
8、水洗工序
過濾出氫氧化銅,經水洗過濾得氫氧化銅。水洗液作為加料工序的原料。
9、、干燥工序
所得的氫氧化銅在低溫下干燥即為氫氧化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未經王景峰;高文秀;于林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945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U型銅排連續擠壓模
- 下一篇:組合式底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