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莓紅茶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82745.2 | 申請日: | 2012-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54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森;任井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原景隆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竇久鵬 |
| 地址: | 1123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藍莓 紅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飲品,尤其是一種以鮮藍莓葉為原料制成的藍莓代茶飲品。
背景技術
藍莓(Blueberry)學名越桔,別名藍靛、山桑子等,屬于杜鵑花科越桔屬植物。野生藍莓營養價值極高,是罕見的珍稀野果,藍莓所含的花青素(Anthocyanosides)、有機鍺、有機硒、熊果甙、氨基酸、果酸等特殊營養成分是任何植物都無法比擬的,尤其生物類黃酮絡合物,簡稱OPC,有比一般植物花青素更優越的生理活性,以藍莓果實為原料的營養保健食品正在源源不斷的被人們開發出來。經分析檢測,藍莓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OPC、SOD、花青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而現有技術中對藍莓葉的開發和利用卻寥寥無幾。CN?101669561?B公開了以紫薯葉和藍莓葉為主要原料的茶飲料及其制備方法,該茶飲料將紫薯葉和藍莓葉混合后,通過殺青、揉捻、干燥方法制得成品茶飲料,這種茶飲料由于是以紫薯葉和藍莓葉兩種葉片混合在一起制成茶飲品,因此,不能體現出藍莓葉特有的香味,且由于采用了150—190℃殺青,破壞和氧化了藍莓葉中所富含的花青素,此外,紫薯葉的PH值高于藍莓葉的PH值,將這兩種葉片混合殺青和揉捻會加速藍莓葉片內花青素的分解,降低茶飲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削弱了飲料的保健功效。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以鮮藍莓葉為原料不含咖啡堿的藍莓紅茶,該藍莓紅茶沖泡出的茶水口感香醇,湯色濃艷,茶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該藍莓紅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直接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預防衰老、抗癌、防輻射和抗過敏等保健功效。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藍莓紅茶,所述藍莓紅茶是以藍莓葉片為原料,按照以下工藝步驟制備的:
1)鮮葉采摘:采摘新鮮、無污染的藍莓葉片,去除雜質及葉面積水;
2)萎凋:將藍莓葉片置于谷席或布墊等萎凋器上,進行萎凋處理,待藍莓葉面大部分失去光澤,失水率達10﹪—15﹪時,萎凋結束;
?3)細胞破碎:將萎凋處理后的藍莓葉片放入揉捻桶,進行揉捻處理,待細胞破壞率達90%以上,條索緊卷,葉片汁液充分外溢,粘附于葉表面,用手緊握,汁液溢而不成滴流時結束揉捻;
4)發酵:將揉捻好的條索移入發酵室進行發酵處理,發酵的時間為4—5小時;
5)焙炒:將發酵后的條索送入殺青機焙炒,迅速終止發酵,待條索含水量降至75%時,焙炒完成;
6)整形:將焙炒后的條索迅速移入揉捻桶,進行二次揉捻整形,輕揉2分鐘左右結束整形;
7)烘干:將整形后的條索進行烘干處理,待條索的含水量降至6%左右時,結束烘干,得藍莓紅茶成品。
作為本發明的改進:
在步驟2)中,?攤葉厚度為1—2千克/平方米。
在步驟4)中,發酵室溫度控制在24—25℃,相對濕度95%,攤葉厚度8—12cm。
在步驟5)中,焙炒的溫度為110℃—120℃。
在步驟7)中,烘干的溫度為75℃—85℃。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藍莓紅茶創造性地以藍莓葉為原料,經萎凋、細胞破碎、發酵、焙炒、整形、烘干等工藝將藍莓葉制成紅茶,該藍莓紅茶沖泡出的茶水口感香醇,湯色濃艷,口感和色澤均優于普通紅茶,實現了藍莓葉的開發利用,為紅茶的制作找到一種全新的原料;在制作過程中,由于按照藍莓葉片特殊的理化特性,合理地限定了各步的工藝參數,使藍莓葉片經過發酵后在保持原有的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SOD、熊果苷、及K、Fe、Ca、Zn、P、Mg等元素不變的情況下,使藍莓葉中的葉綠素和多酚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大量的黃酮類物質,因此,本發明的藍莓紅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直接抑制自由基的產生、預防衰老、抗癌、防輻射和抗過敏等保健功效。本發明的藍莓紅茶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藍莓紅茶的水分浸出物為41.0%,茶多酚6.6%,游離氨基酸1.0%,總黃酮2.3%,咖啡堿0.0%,砷0.17毫克/千克,銅5.1毫克/千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藍莓紅茶,其特征是:所述藍莓紅茶是以藍莓葉片為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備的:
1)鮮葉采摘:采摘新鮮、無污染的藍莓葉片,去除雜質及葉面積水。
2)萎凋:將藍莓葉片置于谷席或布墊等萎凋器上,進行萎凋處理,攤葉厚度以1—2千克/平方米為宜,待藍莓葉面大部分失去光澤,失水率達10﹪—15﹪時,萎凋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原景隆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開原景隆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27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