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基稀土永磁粉體的低溫氮化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81515.4 | 申請日: | 2012-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6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立允;趙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3C8/24 | 分類號: | C23C8/24;B22F1/00;C22C38/00;C22C33/02;H01F1/0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予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曉云;曹桂珍 |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稀土 永磁 低溫 氮化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基稀土永磁粉體的低溫氮化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990年Coey和Sun報道了利用氣-固相反應法合成Sm2Fe17Nx間隙原子金屬間化合物,三元稀土Sm2Fe17Nx間隙化合物具有優良的內稟磁性能,高飽和磁化強度Js=1.54T(NdFeB為1.6T),高居里溫度Tc=475℃及高室溫各向異性場Ha=14T,易磁化方向為c軸,其抗氧化性和耐蝕性都優于Nd2Fe14B,可見,Sm2Fe17Nx是潛在的有實用意義的永磁材料,引起磁學界的極大興趣。
目前,制備Sm2Fe17Nx磁粉的方法主要有:機械合金化法、快淬法、氫化歧化法(HDDR)、還原擴散法和粉末冶金法。
機械合金化法是采用單質Fe和Sm粉末進行高能球磨機械合金化,然后進行后續熱處理獲得Sm2Fe17母合金粉末,再經氮化處理制備Sm2Fe17Nx合金粉末。采用機械合金化法制備的磁粉大部分是各向同性的,其優點是不需要大型的快淬設備,是一種簡單的磁粉制造方法,但是周期長,能耗大,并且由于長時間的球磨,機械合金化法極易造成粉末氧化,從而降低磁粉的磁性能。
快淬法是采用快淬技術制備Sm-Fe合金,通過調整Sm含量和淬火速率獲得TbCu7或Th2Zn17結構的母合金,然后進行氮化。Kater采用快淬法制備的具有Th2Zn17結構的Sm-Fe合金,經過氮化后制備Sm-Fe-N合金的各向異性場達到22.2T,矯頑力16.7kA/cm(20.9919kOe)、剩磁0.73T、磁能積65.6kJ/m3(8.26MGOe)。快淬法制備的Sm2Fe17磁粉,晶粒細小,工藝簡單,有利于工業化生產。但磁粉的磁性能對結構十分敏感,需要嚴格控制配料成分、快淬速度、晶化溫度,尤其Sm2Fe17合金流動性較差,對快淬工藝要求較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程大學,未經河北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815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