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轉向輪的麥弗遜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65718.4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5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辛波;唐峰;余卓平;鐘再敏;盧志堅;陸承超;黃露;喬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K7/00 | 分類號: | B60K7/00;B60G15/00;B62D7/18;B62D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亞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陳樹德;劉瑩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轉向 麥弗遜 懸架 輪邊電 驅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底盤與傳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轉向輪的麥弗遜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以電動輪為代表的輪邊電驅動系統其主要結構特征是將驅動電機安裝在驅動輪內或驅動輪附近,具有驅動傳動鏈短、傳動高效、結構緊湊等優點。同時,輪邊驅動系統各驅動輪轉矩可獨立控制,輪邊電機既是汽車的信息單元,又是快速反應的控制執行單元,有利于實現傳統汽車上難以實現的高性能控制功能,從而提高惡劣路面條件下的行駛性能。
但一般的輪邊驅動系統,因在輪邊/輪內引入了驅動電機、減速器等部件,致使整車簧下質量顯著增加,直接影響到車輪接地性、車身平順性。
專利201110053093.0中提及了一種減小單橫臂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等效簧下質量結構及方法,但只適用于非轉向輪。本發明提出的一體化麥弗遜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可用于轉向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用于轉向輪的麥弗遜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將電機殼體、減速箱殼體與麥弗遜懸架下擺臂一體化集成,采用電機偏離車輪中心并靠近下擺臂彈性鉸的布置方式,在車輪跳動過程中,減小了電機相對于車架的振動,具有一體化集成度高、等效簧下質量輕的特點。
為了解決以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轉向輪的麥弗遜懸架輪邊電驅動系統,包括帶軸承的隔振塊總成、車架、減振器、減速箱、第一轉動鉸、電機、彈性鉸、下擺臂連桿、轉向節連桿、第二轉動鉸、萬向節、半軸、輪轂、輪轂軸承、第三轉動鉸、轉向節、球鉸;其中,
電機殼體與減速箱殼體固聯,并通過兩個彈性鉸(圖中只畫出一個)支承于車架,兩個彈性鉸的鉸點之連線構成下擺臂與車架之間的鉸接擺動軸線,由此充當麥弗遜懸架下擺臂的功能。下擺臂連桿一端以第一轉動鉸與減速箱殼體連接,相對于減速箱殼體可且僅可作繞第一轉動鉸中心軸線轉動。轉向節連桿一端以第三轉動鉸與轉向節相連,轉向節相對于轉向節連桿可且僅可作繞第三轉動鉸中心軸線轉動。下擺臂連桿與轉向節連桿之間以第二轉動鉸相連,下擺臂連桿與轉向節連桿可且僅可作繞第二轉動鉸中心軸線轉動。減振器由減振器工作缸筒和減振器活塞桿兩部分組成,減振器活塞桿可沿減振器工作缸筒中心軸線方向滑動,減振器活塞桿上端通過帶軸承的隔振塊總成與車架連接,減振器工作缸筒與轉向節固聯。懸架彈簧支承于與轉向節固聯的筒式減振器工作缸筒和帶軸承的隔振塊總成之間。轉向節上制有半軸套管,輪轂通過輪轂軸承支承于半軸套管上,輪轂相對于半軸套管可且僅可作繞輪轂軸承中心軸線的轉動。轉向節上的轉向節臂通過球鉸與轉向橫拉桿連接(圖中未示出)。
萬向節一端與減速箱輸出軸固聯,另一端與半軸固聯。所述半軸與輪轂固聯,輪轂與制動器旋轉件(圖中未示出)及輪輞(圖中未示出)固聯。所述電機將動力輸入至減速箱,經減速箱減速增扭后由減速箱輸出軸將動力輸出至萬向節,萬向節將動力傳遞至與之固聯的半軸,半軸繼而將動力傳遞至與之固聯的輪轂,從而驅動與輪轂固聯的車輪。
所述帶軸承的隔振塊總成中心點為A;所述用于連接轉向節和轉向節連桿的第三轉動鉸中心軸線、所述用于連接減速箱殼體和下擺臂連桿的第一轉動鉸中心軸線以及所述用于連接下擺臂連桿和轉向節連桿的第二轉動鉸中心軸線三線相交于點B,故直線AB是主銷軸線。所述萬向節中心點與點B重合,始終位于主銷軸線上。當有轉向需求時,轉向橫拉桿(圖中未示出)通過球鉸拉動轉向節臂使轉向節繞主銷軸線轉動,因萬向節中心點始終位于主銷軸線上,從而避免了運動干涉的發生。
本發明的卓越功效在于:
(1)減速箱殼體及電機殼體具有下擺臂的作用,一體化集成度高;
(2)電機布置靠近與車身連接的下擺臂彈性鉸,故其相對車身振幅較小,具有等效簧下質量小的特點;
(3)減速箱可以采用定軸圓柱齒輪傳動、行星齒輪傳動、鏈傳動、帶傳動等諸多形式;
(4)車輛轉向時,電機、減速器等不隨車輪轉向,因而相較于傳統的電機、減速器布置于輪內的輪邊驅動系統,本發明的轉向慣性力矩更小、轉向響應更為靈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帶軸承的隔振塊總成;????????????????2——車架;
3——減振器;????????????????????????????4——減速箱;
5——第一轉動鉸;????????????????????????6——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657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控制的半導體激光器電源系統
- 下一篇:感光LED顯示屏的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