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使用有機顏料制備電泳粒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45730.9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01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熊開斌;白世龍;朱瑞霆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B67/20 | 分類號: | C09B67/20;C09C3/10;C09C3/12;G02F1/1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145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使用 有機顏料 制備 電泳 粒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使用有機顏料制備電泳粒子的方法。具體地,本發明公開了制備電泳顯示粒子的方法,所述電泳顯示粒子包括核芯粒子和覆蓋于該核芯粒子表面的修飾層,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核芯粒子混懸于第一溶劑中,向其中加入堿使堿化,形成第一混懸液;使正硅酸乙酯混懸于第二溶劑中形成第二混懸液;將第二混懸液加入到第一混懸液中,再在升高的溫度下攪拌使反應進行;向步驟(3)的混合物中加入含氨基的硅烷偶聯劑,攪拌使反應,得到連接有硅烷偶聯劑的預修飾粒子;將所得預修飾粒子分散到第三溶劑中,加入聚合物單體,混勻;加入引發劑進行聚合反應,使聚合物單體在所述預修飾粒子表面聚合形成表面修飾層,得到電泳顯示粒子。本發明所得電泳粒子具有顯著改善的表觀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電泳顯示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泳粒子制備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結合溶膠與惰性有機顏料進行表面修飾處理,制備有機顏料電泳粒子的方法。本發明使用有機顏料制備的電泳粒子可應用于電子墨水中的彩色電泳粒子。
背景技術
在顯示屏的研究和開發領域,目前的發展趨勢是朝著超大和超薄的方向發展。塑基柔性顯示屏因其重量輕,可彎曲和可成卷批量生產,一直是人們致力開發的熱點。其中,塑基電泳顯示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柔性顯示技術之一。
相對于塑基液晶或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電泳顯示層對外界環境較為不敏感,顯示層材料可以在普通環境中長期保存而保持穩定性能。而且,電泳顯示因為它所具有的高對比度(即使在強烈陽光下)、圖象雙穩性、以及輕便、高柔性的優點,這種技術逐漸得到人們重視,如PCT專利WO98/03896公開了電場驅動的微包容電泳顯示系統;Nakamura等報告了用刮刀式方法連續涂布微包容電泳顯示材料于銦錫氧化物(ITO)塑料薄膜上的技術;PCT專利WO01/67170A1公布了一種微包容電泳顯示屏的成卷生產方法,其顯示層可以成卷單獨保存;陳宇先生在2003年《自然》雜志報道了一種超薄高分辨柔性電泳顯示屏,在彎曲狀態下,顯示屏仍保持高對比度,工作性能不受影響。
電泳顯示早在七十年代由日本Ota發明,其核心是利用帶電顯色粒子受電場作用在液體中移動而形成對比圖象。帶電顯色粒子可分為無機顏料粒子和有機顏料粒子,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鈦、氧化鉻、氧化鐵、二氧化鋅、氧化銅、氧化鉛、碳黑、硅酸鹽、鈦黃、鉻黃、鉛鉻綠、錳紫、鐵藍、鈷藍、鋅白、鎘黃、鎘紅、硫酸鋇、鉬橙、群青、天青藍、翡翠綠、翠綠、有機黃色顏料(Aiarylide yellow,Arylide yellow,Hansa yellow Benzidine yellow)、有機橙色顏料(Perinone Orange,Diarylide Orange)、有機藍色顏料(Ultramarine blue,Indanthrone blue)、有機紅色顏料(Anthraquinoid red,Perylene red)等。
電子紙技術作為一種新型顯示技術,在諸多領域受到廣泛關注。90年代后,Jacobson等人將微膠囊技術應用于本領域,解決了粒子的凝聚與沉積問題,將微膠囊電子紙技術實用化。電子墨水則是應用于電泳顯示的基本材料,主要由帶電粒子和分散介質組成。之前的彩色電泳粒子的制備主要是將顏料、電荷控制劑、穩定劑等分散在介質中,采用物理方法如研磨法、球磨法和超聲波法制備。此類方法制備的彩色電泳粒子粒徑分布廣,形狀不規則,處理過程復雜,工藝繁瑣,影響了產率及電子墨水的顯示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57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