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共乘者媒合配對的系統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240642.X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6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凱杰 |
| 主分類號: | G06Q50/30 | 分類號: | 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許志勇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共乘者 媒合 配對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一種共乘者媒合配對的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是指一種依據所有共乘者的起點位置與終點位置進行配對的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普及與蓬勃發展,許多車輛均設置有全球定位系統,用以提供定位及導航服務,也因此各式應用全球定位系統的服務便應運而生。
傳統的派車系統包含有服務器及車輛端,服務器持續接收車輛端所回傳的經緯度以得知車輛端的當前位置。當使用者打電話叫車時,根據乘客告知的乘車點派遣行經乘車點附近,且愿意載客的出租車前往載客。其中,乘客告知乘車點的方式可以是乘客口頭告知服務人員,或是通過交互式語音回復系統輸入預先建立的地點,甚至是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或電子地圖提供乘車點的經緯度給派車系統,使得服務器可以計算出與乘車點距離最近的車輛,并派遣該車輛前往載客。
不過,由于經濟不景氣的因素,有越來越多的乘客希望可以與其它乘客共乘出租車,如此,便可以與其它乘客共同分擔出租車費,減少開支,然而,目前的派車系統指派車輛載客后,便不會再次指派已前往載客的車輛在載客后,再前往另一個地點接另一名乘客,因此,無法提供共乘的服務。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無法提供共乘服務配對共乘者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先前技術存在沒有共乘服務配對共乘者的問題,本發明遂提供一種共乘者媒合配對的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提供之共乘者媒合配對的系統,至少包含:接收模塊,用以接收第一裝置所傳送的第一共乘請求,及用以接收第二裝置所傳送的第二共乘請求,其中,第一共乘請求包含表示發起點的發起點信息與表示目的點的目的點信息,第二共乘請求包含表示共乘點的共乘點信息與表示下車點之下車點信息;請求選擇模塊,用以依據該發起點信息、各該共乘點信息、該目的點信息及各該下車點信息選擇第二共乘請求;傳送模塊,用以傳送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裝置及/或派車系統,共乘者信息至少包含被選擇之第二共乘請求所包含的共乘點信息;配對模塊,用以配對第一共乘請求與被選擇之第二共乘請求。
本發明所提供之共乘者媒合配對之方法,其步驟至少包括:接收第一裝置所傳送之第一共乘請求,第一共乘請求包含表示發起點之發起點信息與表示目的點之目的點信息;接收第二裝置所傳送之第二共乘請求,第二共乘請求包含表示共乘點之共乘點信息與表示下車點之下車點信息;依據發起點信息、各共乘點信息、目的點信息及各下車點信息選擇第二共乘請求;傳送共乘者信息至第一裝置,共乘者信息至少包含被選擇之第二共乘請求所包含之共乘點信息或被選擇之第二共乘請求所包含之共乘點信息與下車點信息;配對第一共乘請求與被選擇之第二共乘請求。
本發明所提供的系統與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于本發明通過接收包含發起點信息與目的點信息的第一共乘請求以及接收包含共乘點信息與下車點信息的第二共乘請求,并依據發起點信息、各共乘點信息、目的點信息及各下車點信息計算基準點與共乘點間的起點距離以及計算基準點至目的點與基準點至下車點所形成之終點夾角,及/或計算發起點至目的點與共乘點至下車點之行車路線的重迭比率,藉以配對第一共乘請求與第二共乘請求,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并可以達成配對合適之使用者共乘的技術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提之共乘者媒合配對的系統架構圖。
圖2A為本發明所提之請求選擇模塊之元件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所提之請求選擇模塊之另一種元件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所提之共乘者媒合配對的方法流程圖。
圖3B為本發明所提之請求選擇之詳細方法流程圖。
圖3C為本發明所提之請求選擇之詳細方法流程圖。
圖3D為本發明所提之判斷配對參數是否相符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圖3E為本發明所提之依據選擇數據配對共乘請求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圖3F為本發明所提之取消配對共乘請求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圖3G為本發明所提之調整使用者評價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圖4A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可配對兩使用者共乘之發起點、目的點、共乘點、下車點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可配對兩使用者共乘之發起點、目的點、共乘點、下車點之繞路示意圖。
圖4C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之可配對多使用者共乘之發起點、目的點、共乘點、下車點之過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凱杰,未經張凱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4064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