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陸兩用自行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38949.6 | 申請日: | 201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95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高中庸;于艷霞;吳強;農素玉;曾建鋒;趙健;趙聰;高尚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F3/00 | 分類號: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 地址: | 545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陸 兩用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是一種水陸兩用自行車。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人們對水上娛樂項目越來越感興趣,但一直以來,水上娛樂的設施較少。許多湖泊景點供人們水上娛樂的多是腳踏驅動小船,但這些腳踏驅動不船顯然無法上岸,而且成本也較高;也有一些帶有充氣氣囊狀浮筒的水陸兩用自行車,但其穩定性、方便性和安全性都較差;其余一些水陸兩用工具,變換水、陸使用功能時,往往須經相對繁瑣的拆裝工序,操作較為困難且費體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穩定性、方便性、安全可靠性均較高的水陸兩用自行車。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陸兩用自行車,包括自行車本體、左右對稱位于自行車本體兩側的一對前浮體總成和一對后浮體總成、浮體連接裝置,所述的浮體連接裝置包括一對前浮體連接裝置和一對后浮體連接裝置,前浮體連接裝置包括前連桿、前轉臂、前支架;所述的前支架為由前橫桿、前豎桿、前斜桿依次連接而成的整體結構,其中前橫桿、前斜桿分別固定安裝在自行車本體的前叉上,前豎桿的下端與前浮體總成一端鉸接;所述的前連桿下端與前浮體總成的另一端鉸接,前連桿上端與前轉臂下端鉸接,前轉臂的上端與前支架的前豎桿上端鉸接,所述的前浮體總成、前連桿、前轉臂和前支架組成前四桿機構Ⅰ;所述的后浮體連接裝置包括后連桿、后轉臂、后支架,后支架為由后橫桿、后豎桿、后斜桿依次連接而成的整體結構,其中后橫桿、后斜桿分別固定安裝在自行車本體的后座支架上,后豎桿的下端與后浮體總成一端鉸接;所述的后連桿下端與后浮體總成的另一端鉸接,后連桿上端與后轉臂下端鉸接,后轉臂上端與后支架的后豎桿上端鉸接,所述的后支架、后轉臂、后連桿和后浮體總成組成后四桿機構Ⅱ。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自行車本體還在后車輪的輻條上安裝有劃水葉片。
??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劃水葉片由鋁質薄板制成,劃水葉片的下部開有便于卡在車輪鋼圈上的弧形缺口。
?所述的自行車本體還在前車輪交叉輻條之間安裝有起到船舵作用的圓盤塑料板。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之水陸兩用自行車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穩定性高:
由于本發明的浮體連接裝置包括一對前浮體連接裝置和一對后浮體連接裝置,其中前浮體連接裝置包括前連桿、前轉臂、前支架;后浮體連接裝置包括后連桿、后轉臂、后支架,所述的前浮體總成、前連桿、前轉臂和前支架組成前四桿機構Ⅰ,后支架、后轉臂、后連桿和后浮體總成組成后四桿機構Ⅱ。因此,本發明在下水騎行時,只需手工同時轉動前轉臂和后轉臂,分別使前浮體總成和后浮體總成都處于水平位置,此時前連桿與前轉臂以及后連桿與后轉臂都成拉直共線狀態,無論水給前、后浮體總成提供多大的浮力,拉直共線的前、后連桿與前、后轉臂由于處在死點位置而不會改變前、后浮體總成的水平位置,因此,本發明的穩定性較高。
2.?安全可靠:
由于本發明的前浮體總成、前連桿、前轉臂和前支架組成前四桿機構Ⅰ,后支架、后轉臂、后連桿和后浮體總成組成后四桿機構Ⅱ,因此,本發明在上岸騎行前,只須手工同時轉動前后轉臂,使前后浮體總成向上收攏于前后車輪兩側,即可安全穩當地騎行于陸路,此時,前后連桿分別與前后轉臂基本處于另一個死點即重迭共線位置,無論前后浮體具有多大重力或受到多大外界作用力,都無法使騎行中的前后浮體總成發生掉落等意外事故。
3.浮體收放比較方便:
由于本發明的前浮體總成、前連桿、前轉臂和前支架組成前四桿機構Ⅰ,后支架、后轉臂、后連桿和后浮體總成組成后四桿機構Ⅱ,因此,本發明在下水騎行時,只須手工同時轉動前后轉臂,便可使前后浮體總成張開成水平狀;同理,在上岸騎行時,再用手工同時轉動前后轉臂,使前后浮體總成向上收攏于前后車輪兩側,即可安全穩當地騎行于陸路。因此,本發明的浮體收放非常方便,可輕松地變換水陸使用功能,無須經繁瑣的拆裝工序。
4.成本低:
????本發明的結構比較簡單,只需要在現有的自行車上加裝上一對前浮體總成和一對后浮體總成以及浮體連接裝置,而且浮體連接裝置也比較簡單,因此,本發明無需對已有的家用自行車進行大規模改造,可充分利用已有的自行車資源進行小改動即可,其成本較低。
5.本發明集陸路騎行與劃水娛樂于一車,既可代步也可健身,并且完全由人力驅動,不消耗任何化學能源或電能,不污染環境,與人們綠色健康生活融為一體,可以滿足廣大城鄉民眾出行、娛樂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工學院,未經廣西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389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箱體的框腔和框蓋的連接裝置
- 下一篇:輸送裝置、印刷裝置以及輸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