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28393.2 | 申請日: | 2010-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86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萬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元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K17/08 | 分類號: | C07K17/08;C12N15/85;A61K38/18;A61K47/48;A61P7/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趙艷 |
| 地址: | 2152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重組 紅細胞 生成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化學修飾的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也稱促紅素,英文簡稱EPO,是一種糖蛋白激素,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刺激骨髓紅細胞前體細胞的分化與增殖,因此EPO被認為是促進紅細胞的產生并能夠調節體內的紅細胞總量在最適宜水平的主要調節因子。
天然人促紅細胞生成素(hEPO)是一種主要由腎臟合成并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當腎臟功能衰竭時,EPO就無法正常合成,因而導致紅細胞生成數量的減少,即造成貧血。貧血是慢性腎病的常見癥狀之一,以前對于慢性腎病引起的貧血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基本上只能是通過輸血來暫時緩解癥狀。
隨著現代基因技術的發展,1984年重組人促紅素(r-HuEPO)首次研究成功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大大加速了人們對促紅素的基礎及應用研究,并為腎性貧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醫療途徑。現有的研究表明促紅素的作用要比以前所認識到的廣泛,它不僅適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導致的貧血、惡性腫瘤或化療導致的貧血、失血后貧血和艾滋病引起的貧血等,還可以降低病人對輸血的需求,減少艾滋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通過血液制品傳播疾病的發生幾率。目前,越來越多得貧血患者在接受EPO治療。
目前醫藥市場上的促紅素產品以第一代重組促紅素為主,主要在中華豚鼠細胞內表達和然后純化。而第一代重組促紅素,因其血漿半衰期較短以及對蛋白酶降解的敏感性,其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較低。針對第一代產品的缺陷,目前已經開發出第二代重組促紅素產品(以羅氏制藥(Roche)開發出來的CERA為代表),即經聚乙二醇(PEG)修飾的重組促紅素。
聚乙二醇(PEG)的非抗原性水溶性聚合物常被運用到治療和診斷有重大意義的多肽的共價修飾上。例如PEG共價連接到白介素、干擾素等治療性多肽上,已經報道PEG的共價修飾可以延長這些治療性多肽在體內的半衰期、和/或降低它們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同樣的,PEG的共價修飾也適用于重組促紅素。臨床實驗也證明了,將無體內活性或生物利用度較低的重組促紅素經聚乙二醇共價修飾,可以獲得具有體內促紅細胞生產活性的重組促紅素產品,該產品的半衰期是第一代重組促紅素產品的16倍以上。
除了PEG以外,其他的聚環氧烷(非抗原性水溶性聚合物)也能用于修飾重組促紅素,起到延長血漿半衰期的作用。
到目前為止,已經公開了重組促紅素的多種類型的聚乙二醇化學修飾方法,例如WO94/28024公開了一種具有促紅細胞生成素活性的糖修飾的PEG綴合物,其中PEG與rEPO的被氧化的糖鏈連接,在PEG化學修飾方法中,A)若只是采用純化學的方法綴合到PEG上(例如羅氏制藥的CERA是通過對重組促紅素內的自由氨基進行PEG化學修飾),這類方法通常都存在選擇性差(無法定向和/或特異性修飾),以及反應條件惡劣等缺陷;B)采用PEG對重組促紅素的被氧化的糖基進行共價修飾,由于共價修飾前涉及到糖基化以及糖基氧化的步驟,這類方法同樣存在選擇性差、反應不完全的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元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元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283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控制進排氣的通風系統及其進排氣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套管針防脫保護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