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16686.9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6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學東;伍勛;胡立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236 | 分類號: | A61K36/236;A61K36/232;A61P9/10;A61P7/02;A61P25/06;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30007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川芎 苯酞類 成分 有效 部位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藥材有效成分提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中藥川芎和當歸是傘形科植物川芎和當歸的干燥根莖,其功能主要為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等癥,是中醫處方常用中藥,也是許多中成藥的重要原材料。自1977年北京制藥研究所在《中華醫學雜志》第7期上發表的名為“川芎有效成分的研究”一文中將四甲基吡嗪命名為“川芎嗪(TMP)”以來,其藥理研究迅速展開。川芎嗪能通過血腦屏障,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等作用,這與川芎藥理作用十分相近,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川芎嗪是川芎的主要有效化學成分,其制劑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主治冠心病、心絞痛和腦血管疾病。但是,1997年開始,人們通過系統地分析川芎原藥材及含川芎的制劑中川芎嗪的含量發現,川芎原藥材中川芎嗪的含量低于1.2×10-7g/g,不可能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原植物中原有的極少量的川芎嗪,在制成飲片時即損耗殆盡,所以人們服用的含川芎的中藥中實際上可能不存在川芎嗪,即中藥川芎的藥效作用與川芎嗪無關。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川芎和當歸藥材中的主要成分是苯酞類成分和阿魏酸。動物試驗也證明能夠進入大鼠血漿中的主要成分是苯酞類成分和阿魏酸,而阿魏酸是植物生物合成中桂皮酸途徑的產物,廣泛存在于植物界,不是川芎和當歸中的特有成分。近年研究結果證明苯酞類化合物能通過血腦屏障,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抗腦缺血、減輕腦缺血損傷等作用,與川芎和當歸傳統應用的臨床效果一致。所以苯酞類成分才是川芎和當歸的主要有效成分?,F代藥理學研究顯示、苯酞類成分在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中能提高大腦血流量,從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血小板的凝集,有望成為預防和治療抗動脈硬化的藥物。
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主要包括:羥基化苯酞類化合物,主要為洋川芎內酯-H和洋川芎內酯-I;烷基化苯酞類化合物,主要為藁本內酯(Z-ligustilide)和瑟丹酸內酯(Sedanenolide)、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丁烯基苯酞(Butylidenephthalide)等;苯酞二聚體化合物,主要為Riligustilide,歐當歸內酯A(Levistolide?A);有機酸及其酯類,主要為阿魏酸(Ferulic?acid)和阿魏酸松柏酯(Coniferyl?ferulate)。其中以藁本內酯含量為最高,瑟丹酸內酯次之。但是,由于苯酞類成分易氧化、聚合、光解、熱解,因此使得其對萃取工藝的要求更加嚴格。
目前對川芎和當歸中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的研究與開發主要集中于國內,現有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氣蒸餾提取法、CO2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滲漉提取法和溶劑提取法。但是,由于水蒸汽蒸餾過程會導致揮發性成分的水解變質、重排、氧化、聚合和樹脂化等,從而使揮發油成分與川芎的原有成分不完全一樣,結果實際測得的樣品成分和含量與實際不符。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設備昂貴,滲漉法效率低,所以均難于現代化大生產。目前溶劑法制備主要集中在溶劑提取,萃取工藝,進一步的純化工藝報道較少。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產物純度高的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提取溶劑毒性低、工藝過程簡單、產物收率高,成本低,適于現代化工業生產的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在制備治療或改善缺血性心腦血管藥品或保健食品中的應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是從川芎、東川芎、當歸或東當歸的藥材或飲片中提取而獲得的,其中洋川芎內酯-I含量為0.8%-8%,洋川芎內酯-H含量為0.1%-3%,瑟丹酸內酯含量為6%-27%,正丁基苯酞含量為0.02%-0.4%,藁本內酯含量為7%-70%,正丁烯基苯酞含量為0.05%-0.3%,Riligustilide含量為0.01%-2%,歐當歸內酯A含量為0.001%-0.5%,阿魏酸松柏酯含量為3%-35%,阿魏酸含量為0.1%-7%,總藥效成分的含量占提取物的50%以上。
本發明提供的川芎苯酞類成分有效部位的制備方法包括按順序進行的下列步驟:
(1)藥材提取步驟:將作為原料的川芎、東川芎、當歸、東當歸藥材或飲片或者它們的混合物除去雜質后粉碎,以超聲提取法、溶劑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或者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進行提取,濃縮,得苯酞類成分提取物;各提取方法操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668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備陶瓷用的有色熔塊
- 下一篇:沖泡式即食燕窩干品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