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15074.8 | 申請日: | 2012-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7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彥超;汪清平;崔穎武;朱傳剛;賀金波;侯永升;裴微微;趙志平;姜殿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07 | 分類號: | B60R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黃志興;董彬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后視鏡 自動 調節 方法 系統 | ||
1.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拍攝駕駛員面部(6)以獲得駕駛員面部圖像;
第二,根據所述駕駛員面部圖像識別駕駛員的眼睛(4),并確定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
第三,根據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確定左側后視鏡(2)和右側后視鏡(5)所需調節的觀測位置;
第四,向所述左側后視鏡(2)的左側驅動裝置和所述右側后視鏡(5)的右側驅動裝置發送控制信號,以將所述左側后視鏡(2)和右側后視鏡(5)調節到所述所需調節的觀測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步驟中,通過攝像頭拍攝駕駛員面部(6)以獲得所述駕駛員面部圖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步驟中,通過控制單元(7)接收所述攝像頭傳輸的所述駕駛員面部圖像,該控制單元(7)根據所述駕駛員面部圖像識別駕駛員的眼睛(4),并確定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所述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為駕駛員的兩只眼睛之間的連線的中點在車身坐標系中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步驟中,所述控制單元(7)根據所述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查詢該控制單元(7)內的數據庫,而確定所述左側后視鏡(2)和右側后視鏡(5)所需調節的觀測位置。
6.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其中,包括用于拍攝駕駛員面部圖像的攝像裝置(3)、控制單元(7)、用于驅動左側后視鏡(2)改變觀測位置的左側驅動裝置、以及用于驅動右側后視鏡(5)改變觀測位置的右側驅動裝置,其中所述攝像裝置(3)電連接于所述控制單元(7)以將所拍攝的駕駛員面部圖像傳輸到該控制單元(7),所述控制單元(7)根據所述駕駛員面部圖像確定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并根據駕駛員的眼睛(4)在車身坐標系中所處的位置確定所述左側后視鏡(2)和右側后視鏡(5)所需調節的觀測位置,并且該控制單元(7)控制所述左側驅動裝置和右側驅動裝置將所述左側后視鏡(2)和右側后視鏡(5)調節到所述所需調節的觀測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其中,所述攝像裝置(3)為攝像頭;所述控制單元(7)為電子控制單元、可編程序控制器或單片機;所述左側驅動裝置和右側驅動裝置分別為步進電機類型的左側驅動電機(8)和右側驅動電機(9),該左側驅動電機(8)和右側驅動電機(9)分別電連接于所述控制單元(7)。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單元(7)集成安裝在所述攝像裝置(3)的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方法,其中,所述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還包括用于檢測所述左側后視鏡(2)觀測位置的左側位置傳感器和用于檢測所述右側后視鏡(5)觀測位置的右側位置傳感器,該左側位置傳感器和右側位置傳感器電連接于所述控制單元(7)。
10.車輛,其中,該車輛安裝有根據權利要求6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后視鏡自動調節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1507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折疊式氣壩
- 下一篇:一種鋰離子電池用聚烯烴多層微多孔膜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