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燃油雙噴嘴與風力驅動雙體偏心泵式轉子汽車發動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8101.9 | 申請日: | 2012-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1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畢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畢文龍 |
| 主分類號: | F02B53/02 | 分類號: | F02B53/02;F02N1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8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 燃油 噴嘴 風力 驅動 偏心 轉子 汽車發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汽車用機械動力裝置——節能燃油雙噴嘴與風力驅動雙體偏心泵式轉子汽車發動機。
[技術背景]
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汽車發動機只有往復活塞式與轉子發動機。不可否認,它們都有各自許多特點和優點。但是,也都有許多缺點,1往復活塞式:曲柄轉軸半徑小輸出力矩小,結構復雜、體積大、重量大、曲柄連桿往復運動引起往復慣性力和慣性力矩不能得到完全平衡,而慣性力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使發動機平順性下降,限制了發展高轉速發動機,且4行程中有3個完全依靠飛輪慣性旋轉,導致其功率,扭矩輸出非常不均勻,雖有多缸、V形缸、對排缸等,但不能完全消除;2轉子式:3個腔3個作功行程燃燒不充分,火焰傳播路徑長,油耗高,致污物多,尾氣排放難達標,偏心轉,振動大,輸出主軸位置高,不利于整車布置,加工技術要求高,成本高,推廣難。基于上述,能否設計出:油耗低,燃燒充分,排污少,而輸出力矩大,功率大且均勻,平順性高,結構簡單、重量小。輸出主軸位置低,易于整車布置的高效,高速汽車發動機呢?由此設計出一種節能燃油雙噴嘴與風力驅動雙體偏心泵式轉子汽車發動機。
[發明內容]
節能燃油雙噴嘴與風力驅動雙體偏心泵式轉子汽車發動機:顧名思義,它利用混合汽油的高爆壓噴射力與汽車高速運動時產生的風力,在各自偏心泵動力艙內對葉片產生連續平順的轉動扭矩力,帶動它們體外的轉子輸出軸按一定比速高速旋轉。燃油噴射力與風力驅動的偏心泵動力艙內部兩側的結構完全一致,區別在動力艙平行于動力軸的圓壁上:(1)燃油噴射力驅動的偏心泵動力艙除了前部有與設在其前面全密封燃油雙噴嘴艙內為燃油雙噴嘴所設的兩伸縮孔,后上側氣流敞口,下中部單向排污閥外,其余內壁均為密封的;而風力驅動的偏心泵動力艙內的前上部為大尺寸的進氣口,前下部為若干個由外向內呈由下向上由大按流線型變小在接近動力艙時轉向成為以該孔平行于轉軸的中心線為切(線)點,以轉軸對該(線)點的切線方向一致的矩形噴射孔,后上部為排氣口,后下部密封。(2)兩轉輪艙的厚薄可以不同。從圖中可知;設置在動力艙一側的起動機小齒輪帶動齒飛輪,由過齒輪嚙合主齒輪,并經主齒輪后的皮帶輪,齒扣皮帶,使上下軸帶動其上的凸輪完全同步地推動上下噴嘴在葉片伸張至最大半徑前,噴嘴腔內的氣門被關閉,葉片碰撞噴嘴前部的門銷,使噴嘴門即刻打開,門銷另一端作為撞針,經一段微納秒的延遲后,撞上電器線路,火花塞作用,使空氣混合燃汽在噴嘴腔內爆炸,高氣壓定向噴射至葉片,使葉片窩槽軸帶動動力軸,再經動力艙另一側的內齒輪帶動轉子齒輪,從而帶動輸出軸,輸出動力。凸輪轉180°后,噴嘴縮回,噴嘴門經碰撞關閉后,氣門被打開,混合燃汽噴入,準備下一輪的作功行程。
1由于葉片半徑大,在輸出同樣功率時,所需能量就越小,起到節能的效果;2高溫燃油汽化后,成為升騰高溫氣壓流向上同樣能推動葉片轉動,在最高位置的氣流敞口,高速積聚此處的高溫氣流帶動螺旋槳轉子輸出能量的同時,自動將廢氣排出,使裝置完全無排氣這一累贅過程,還可廢物利用為又一能源;3葉片窩槽軸轉180°后葉片完全縮進葉片窩槽內,此時葉片窩槽軸緊貼在動力艙的圓壁上,使其在這一側不會受到任何阻力,同時,也可減少整體的體積與重量;4由于我們可將噴嘴與葉片設計成兩齒輪的嚙合一樣,使每兩葉片作為兩噴嘴新一輪的作功行程,本裝置設計有12個葉片,即每轉一圈兩噴嘴共作功24次,每次都完全作功,無傳播路徑的問題,能直接作功,效率,功率自然就高,運作自然平順,無振動;5動力艙另一側的內齒輪帶動轉子齒輪,使轉子發動機很復雜的機構變為一對內行星齒輪相嚙合的簡單機構了,且輸出主軸位置低,有利于整車布置;6使輸入輸出轉速比成為可按設計要求而簡單可控,本裝置為N入∶n出=1∶4;7沒有冷卻的問題,這就使得結構更為簡單;8整個裝置加工要求并不很高,只要不滲水(可提高車輛整體的通過性),整個成本就可降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在噴嘴作功時的總體構思主設計圖。
圖2為圖1在噴嘴門關閉后、氣門噴油時的整體裝置布置圖。
圖3為圖1的A向噴嘴作功時的整體結構放大剖視圖。
圖4為圖3的D向噴嘴局部放大剖視圖。
圖5為圖3的E向噴嘴局部放大俯視圖。
圖6為圖3的F向俯視圖。
圖7為圖6的G向局部視圖。
圖8為圖2的B向噴嘴門關閉后、氣門噴油時的整體結構放大剖視圖
圖9為圖8的H向俯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畢文龍,未經畢文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81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