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7989.4 | 申請日: | 2012-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87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尹克勝;尹弘毅;尹建程;尹晏生;劉來寶;朱偉杰;毛偉;趙鳳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尹克勝 |
| 主分類號: | C10M175/00 | 分類號: | C10M175/00;C01B31/36;C01B21/068;C04B35/565;C04B35/5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7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固體廢物 排放 晶體 加工 砂漿 綜合 處理 技術 | ||
1.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在回收廢砂漿切割液PEG之前,首先磁選回收廢砂漿中的Fe粉,作為粉末冶金法工業的原料;磁選除鐵后的三元漿過濾分離,得到含SiC、Si為主的濾餅和含PEG為主的濾液;濾液經精制處理得到合格的切割液PEG;濾餅經干燥脫水,形成含SiC、Si的二元砂;把含SiC、Si的二元砂,根據市場需求分別采用氮化燒結、碳化合成分離、氮化合成等方法處理得到氮化硅結合碳化硅陶瓷材料、微米及納米碳化硅、納米氮化硅等產品;全部生產過程無工藝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回收廢砂漿中的Fe粉是用特制的磁力除鐵器回收廢砂漿切割液PEG之前進行的,回收的Fe粉為粒徑1~10um,含Fe60~80%,Si30~15%,SiC5~3%,PEG5~2%的混合物,作為粉末冶金的原料。生產過程無工藝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含SiC、Si為主的濾餅在干燥后,利用其中殘余的3~5的PEG作為粘合劑壓制成陶瓷毛坯,在氮化爐中氮化燒結成氮化硅結合碳化硅陶瓷材料;氮化燒結采用電加熱或微波加熱,使用H2+N2≥10~30+90~70%的工藝氣,燒結溫度為1100~1650℃,燒結時間2~160h;生產過程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SiC、Si二元砂的碳化合成處理在添加催化劑的情況下,根據二元砂中的Si含量,按mol比Si∶C=1∶1~3的比例配加碳素原料,在專門的合成設備中經800~2000℃,5~240分鐘完成反應,Si+C生成粒徑10~100nm的納米SiC;過量的C能防止Si氧化,反應剩余的C在400~800℃條件下氧化脫除;二元砂中原有的SiC基本保持原有形態;生產過程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把SiC、Si二元砂碳化合成產物在洗滌液中按質量比10~60%充分混合、洗滌,分離微米SiC砂漿與納米SiC乳濁液,微米SiC砂采用原有粉體處理工藝處理,得到不同粒度的SiC微粉;納米SiC乳濁液經過干燥后得到納米SiC產品;洗滌液是純凈水或酒精;洗滌方法有超聲波洗滌或攪拌分散洗滌;生產過程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的晶體硅加工廢砂漿綜合處理技術,其特征在于:含SiC、Si二元砂氮化合成是根據二元砂SiC、Si的Si元素總量,按mol比Si∶N2=1∶0.7~3的比例利用壓縮H2+N2≥10~30+90~70%的混合氮氣噴入氣流床反應器,在N2等離子體的作用下,控制反應器工作溫度800~1800℃,按3SiC+2N2=Si3N4+3C和3Si+2N2=Si3N4進行連續反應,經過400~800℃氧化脫碳處理后,生成納米Si3N4;生產過程無污水和固體廢物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尹克勝,未經尹克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798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振動設備和用于制造纖維幅的機器
- 下一篇:纖維防偽標識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