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轂內側端可分離連接的汽車輪轂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6702.6 | 申請日: | 2012-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5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孔愛祥;牛榮軍;康乃正;周守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7/00 | 分類號: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鋒 |
| 地址: | 311232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內側 可分離 連接 汽車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輪轂單元,具體涉及在輪轂內側端需進行驅動連接的驅動型輪轂軸承單元。
背景技術
目前許多汽車采用四輪驅動的驅動方式,從而能夠獲得良好的動力性。但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兩輪驅動的驅動形式就可以使車輛獲得足夠的動力性,如果仍然采用四輪驅動的驅動形式會增加汽車的油耗及由于四輪的不等速性造成輪胎的磨損。因此,四輪驅動汽車需要加裝一種裝置,可以使駕駛員根據汽車行駛工況,將其中的兩個車輪與發動機動力分離和結合,實現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切換。目前國內市場上傳統的多用途運動車、皮卡貨車和廂式貨車都采用了四輪驅動形式,在傳動系統中增加一個分動器裝置,駕駛員通過分動器操縱裝置使分動器內的齒輪嚙合和分離,從而控制前輪(后輪)是否參與驅動。這種四輪驅動形式使汽車成本增加,傳動效率降低。
傳統的汽車驅動力矩通常是由傳動軸將動力傳遞到輪轂單元的輪轂外側,帶動汽車車輪旋轉。這種結構要求輪軸、芯軸和外伸軸桿的結構強度要大于由輪轂內側端傳遞轉矩時的結構強度。
目前也有輪轂軸承單元在輪轂內側端進行旋轉力矩的嚙合或分離傳遞,這種輪轂內側端傳遞驅動力矩的方式能在減輕汽車重量的同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提升汽車性能,更快的響應和處理,更利于減輕懸架系統的簧下重量。其取消了傳統的分動器及其附屬裝置,減少了零部件數量,降低了汽車成本,并提高了動力的傳動效率。
采用輪轂內側端進行驅動鏈接,其芯軸部分的翻邊結構如下圖1至圖3所示:翻邊鉚合處放置一個帶有開口的圓形卡環,內徑略小于芯軸外徑,開口是為了將其套在芯軸上之后,可以緊緊貼住芯軸外徑表面;卡環截面為圓形,是為了芯軸翻邊時,彎角靠住卡環的外表面形成圓弧狀,以減小該處的應力集中和材料折疊。但采用上述結構存在如下技術問題:解剖實物分析,由于卡環直徑較小,芯軸翻邊后彎角處的折疊裂紋依然不可避免;同時,翻邊時彎角處還會通過卡環對離合環形成一個較大的徑向分力,造成離合環徑向變形,甚至可能影響離合環與外驅動裝置的嚙合精度和靈活性,從圖3可以明顯看出其表面有折疊裂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輪轂內側端可分離連接的汽車輪轂單元,能夠有效提高離合環與外驅動裝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輪轂內側端可分離連接的汽車輪轂單元,包括芯軸,芯軸的內側設有成型端,芯軸上設有外圈、內圈和離合環,其特征在于:成型端和離合環之間設有墊片,成型端通過翻邊鉚合依次將墊片、離合環和內圈緊固在芯軸上。
進一步,墊片朝向成型端翻邊彎角處設有內倒角。
進一步,內倒角為變曲率曲面。
進一步,芯軸的軸孔內側端裝配有圓柱滾針軸承,外側端裝配有深溝球軸承。
進一步,內圈上設有斜齒齒輪,通過速度傳感器配合對輪轂軸承單元進行測速。
進一步,斜齒齒輪與內圈為過盈配合。
進一步,外圈上設有圓錐面內滾道,圓錐面內滾道的底面素線為對數型微凸曲線。
進一步,內圈上設有圓錐面外滾道,圓錐面外滾道的底面素線為非對稱型微凸曲線。
進一步,內圈與外圈的兩側端孔之間均設有密封件。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取消現有翻邊處的卡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墊片,截面為準矩形,翻邊的固定壓力是通過墊片的上下端面傳遞到離合環的上端面,垂直壓住離合環,固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更好,有效避免了成型端翻邊鉚合處出現裂紋。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成型端翻邊鉚合部位示意圖;
圖2為現有成型端翻邊(實物)截面圖;
圖3為圖2中局部(框內)放大500×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輪轂內側端可分離連接的汽車輪轂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成型端翻邊鉚合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成型端翻邊(實物)截面圖;
圖7為圖6中局部(框內)放大500×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67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現有嵌入式設備上實現可信嵌入式系統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垃圾分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