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6203.7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1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威;于紅緋;袁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6 | 分類號: | G01M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寶筠 |
| 地址: | 11017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車輛 前照燈 照射 角度 檢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前照燈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實現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車輛前照燈的作用是在夜間或其它低能見度的情況下,為車輛駕駛員提供照明,并且防止前照燈對司機和路人造成眩目。為達到上述要求,車輛前照燈設置近光和遠光兩種工作方式,在前方無來車或不尾隨其它車輛時使用遠光照明,當車輛交會或尾隨其它車輛時使用近光照明。在日常的行駛過程中,由于受到振動作用,使得前照燈偏離原來的安裝位置,從而改變光照方向。車輛前照燈光束照射方向不當,已成為影響車輛夜間安全行駛的主要隱患之一。因此,保證正確的前照燈照射方向,能使駕駛員看清前方道路從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現有前照燈光束照射方向的照射角度檢測方法主要有:1)基于屏幕的頭燈人工照射角度檢測方法。即將前照燈光束投影到預先設置的屏幕上,然后用肉眼觀察該光束在屏幕上的位置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可測近光和遠光。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設備簡單,不需要軟件處理系統,但效率較低,而且依賴人的主觀判斷的程度比較大,照射角度檢測結果誤差大。因此在大流量的檢測線上,很少使用這種照射角度檢測方法。2)采用攝像頭和專用檢測儀設備的照射角度檢測方法。通過攝像頭拍攝前后兩次不同測量位置的汽前照燈光光束在檢測儀屏幕板上的兩幀照射圖像,經計算機識別,找出兩圖像中的特征點、光形中心或近光明暗邊界線的轉折點的空間位置,根據兩點位置確定一直線的原理,測得前照燈光束照射方位角。該方法具備智能化、自動檢測技術水平,但是需要專用檢測儀屏幕版輔助設施,進而增加前照燈檢測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車輛數目劇增,現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局限于特定的環境、檢測設備,難以滿足日益增多的車輛前照燈檢測的需求,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裝置及系統,以減少檢測過程對環境及人員的要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立面的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方法,該方法具體包括:
獲得車輛前照燈在立面上的照射圖像,所述照射圖像的拍攝方向與所述車輛前照燈照射方向相同;
利用圖像處理算法,檢測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中的位置,獲得包含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上的坐標的檢測結果;
利用所述檢測結果,根據攝像機成像原理計算出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
根據所述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計算出前照燈光束方向的水平和/或垂直偏轉角度。
一種實現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的裝置,該裝置具體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得車輛前照燈在立面上的照射圖像,所述照射圖像的拍攝方向與所述車輛前照燈照射方向相同,將所述照射圖像發送至檢測單元;
檢測單元:用于利用圖像處理算法,檢測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中的位置,獲得包含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上的坐標的檢測結果,將所述檢測結果發送至計算單元;
計算單元:用于利用所述檢測結果,根據攝像機成像原理計算出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根據所述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計算出前照燈光束方向的水平和/或垂直偏轉角度。
一種實現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的系統,該系統具體包括:
車載前方視角相機:用于照射車輛前照燈在立面上的圖像,發送至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裝置;
車輛前照燈照射角度檢測裝置:用于獲得車輛前照燈在立面上的照射圖像,所述照射圖像的拍攝方向與所述車輛前照燈照射方向相同,利用圖像處理算法,檢測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中的位置,獲得包含前照燈光束特征在照射圖像上的坐標的檢測結果;利用所述檢測結果,根據攝像機成像原理計算出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根據所述前照燈世界坐標系中原點到前照燈光束特征照射在立面上的光點的方向向量計算出前照燈光束方向的水平和/或垂直偏轉角度。
可見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62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