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茶初制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203374.4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7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彭學權;陸國富;姜紅;何勝利;任仲滋;閔宣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祁門縣祁紅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56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茶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葉加工工藝,具體是涉及一種紅茶初制工藝。
背景技術
祁門紅茶,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主產于安徽省祁門縣境內。“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
現有制茶工藝存在問題如下:
1、鮮葉老嫩不均,揉捻后的茶葉直接發酵,存在茶葉老和嫩的區別,因此混合在一起進行發酵,增加發酵難度,影響紅茶品質。
2、毛茶烘干工序較為簡單,易回潮,形成外干內濕,因此造成香味不醇厚、沉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紅茶初制工藝。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紅茶初制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儲青工藝、萎凋工藝、揉捻工藝、解塊工藝、復揉工藝、解塊分篩工藝、發酵工藝、毛火初烘工藝、冷卻回潮工藝和足火復烘工藝,其中,
所述儲青工藝為:將鮮葉攤涼、散熱,防止鮮葉變質;
所述萎凋工藝為:使鮮葉失水變軟,溫度35~40℃,攤葉厚度18~20cm、萎凋時間3~6小時,萎凋后茶葉含水量58~64%;
所述揉捻工藝為:使鮮葉成條,破壞茶葉細胞,時間為45分鐘,成條率達95%;
所述解塊工藝為:散熱,解散揉捻的茶團;
所述復揉工藝為:使茶葉進一步成條,細胞充分被破壞,時間為45分鐘,成條率達95%;
所述解塊分篩工藝為:散熱,分離老嫩茶葉,并分開發酵;
所述發酵工藝為:使茶葉發生物理化學變化,使葉底湯色變紅,室溫25~28℃,濕度95%以上,發酵時間為2小時;
所述毛火初烘工藝為:制止發酵、除水,初烘時間為12~15分鐘,溫度110℃~120℃;
所述冷卻回潮工藝為:使茶葉回軟,水分重新均勻分布防止外干內濕;
所述足火復烘工藝為:除水,緊縮茶條,提高香色,復烘時間為15分鐘,溫度100℃~110℃,控制水分在7%以下,得毛茶。
本發明紅茶初制工藝,改變了以往制茶工藝,新增了復揉及解塊分篩工藝,同時,對毛茶分兩次進行烘干,制得的毛茶,茶葉外觀較為完整,觀賞性極佳、品質較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不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未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進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紅茶初制工藝,步驟如下:
1、儲青工藝
將新鮮采摘的茶葉攤涼、散熱,防止鮮葉變質。
2、萎凋工藝
在茶葉萎凋機中進行,目的是使鮮葉失水變軟,工藝操作溫度為35~40℃,攤葉厚度18~20cm、萎凋時間3~6小時,本工序要求萎凋后茶葉含水量在58~64%之間。
3、揉捻工藝
目的是使鮮葉成條,破壞茶葉細胞,時間為45分鐘,成條率達95%,即可采用手工揉捻,也可采用機器揉捻。
4、解塊工藝
解散揉捻的茶團,充分散熱。
5、復揉工藝
重復揉捻,使茶葉進一步成條,細胞充分被破壞,時間為45分鐘,成條率要求95%以上。
6、解塊分篩工藝
解散揉捻的茶團,散熱,并分離老嫩茶葉,使其分開單獨發酵。
7、發酵工藝
使茶葉發生物理化學變化,使葉底湯色變紅,發酵工藝要求室溫25~28℃,濕度95%以上,發酵時間為2小時。
8、毛火初烘工藝
制止(停止)發酵、除水,初烘時間為12~15分鐘,溫度110℃~120℃。
9、冷卻回潮工藝
緩慢冷卻,使茶葉回軟,水分重新均勻分布,防止外干內濕。
10、足火復烘工藝
進一步去除水分,緊縮茶條,提高香色,復烘時間為15分鐘,溫度100℃~110℃,本工序要求控制毛茶水分在7%以下,進而制得紅茶毛茶,毛茶進入紅茶精制工序。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工藝路線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構思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祁門縣祁紅茶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祁門縣祁紅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33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