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釕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201202.3 | 申請日: | 2012-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1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宏靚;劉云軍;梁振華;林敢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蔣康銘 |
| 地址: | 510006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配合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釕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惡性腫瘤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其致死率居各項疾病的第一位,目前仍呈上升趨勢。化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尋找高效的抗腫瘤藥物是藥物研發一個最活躍的領域。60年代末,隨著順鉑(Ⅱ)抗癌作用的發現及臨床應用,開始了金屬鉑配合物作為抗腫瘤藥物的研究。但是鉑類藥物的抗腫瘤譜比較窄,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明顯毒副作用及腫瘤產生抗藥性。目前很多研究者轉向對非鉑類過渡金屬(如釕?、鎵?、金)的抗腫瘤研究,釕及其配合物在抗腫瘤研究中顯示了高效、低毒。國際上普遍認為:釕和釕的配合物屬于低毒性,容易吸收并在體內很快排泄,將成為最有前途的抗腫瘤藥物之一。釕配合物和其他金屬抗腫瘤藥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小的毒副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一種潛在的抗腫瘤藥物。1999?年至今以來,有兩種釕配合物分別是NAMI-A和KP1019先后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釕配合物主要是單核配合物,主要有氨(亞胺)類、多吡啶類?、乙二胺四乙酸類、二甲亞砜類等4類。現在,研究者進一步拓寬配體的種類,設計其它新配體的單核或多核配合物。我們主要設計和合成多吡啶類配合物,并進行抗腫瘤活性篩選。已經篩選到較強抗腫瘤活性的新型釕金屬配合物。其應用開發具有廣闊的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釕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釕金屬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鄰菲啰啉二酮和1,2-二氨-4-硝基苯在溶劑存在下進行縮合脫水反應,得到產物后進行純化;
2)在催化劑、溶劑存在的情況下,用還原劑將步驟1)所得產物結構上的硝基還原為胺基,將所得產物分離干燥;
3)將cis-[Ru(dmp)2Cl2]·2H2O與步驟2)得到的產物混合在溶劑中,回流反應2-4小時,冷卻至室溫,減壓除溶劑,加水、加高氯酸鈉,得到沉淀、過濾,將沉淀洗滌干燥并用乙腈溶解,用中性氧化鋁裝柱,上樣,再用淋洗劑進行洗脫,收集紅色組分,除去溶劑得到產物。
步驟1)中,鄰菲啰啉二酮、1,2-二氨-4-硝基苯、溶劑三者的用量比為1mmol:1mmol:70-90ml。
步驟2)中,所用催化劑為鈀碳。
步驟2)中,所用還原劑為水合肼。
步驟2)中,溶劑與步驟1)中的鄰菲啰啉二酮的用量比為500-700ml:1mmol。
步驟2)中,水合肼用量與步驟1)中的鄰菲啰啉二酮的用量比為20-30ml:1mmol。
步驟3)中,cis-[Ru(dmp)2Cl2]·2H2O、步驟2)得到的產物、溶劑三者的用量比為1mmol:(1-1.5)mmol:130-150ml。
步驟3)中,所述溶劑為乙二醇或丙二醇。
所述的淋洗劑為甲苯與乙腈體積比為1:?3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合成的化合物對A549(人肺癌上皮細胞)和SKBR-3(人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其具有成為抗腫瘤的治療藥物的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配合物對細胞A549和SKBR-3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圖。
圖2為對照組的熒光染色檢測細胞凋亡圖。
圖3為實驗組的熒光染色檢測細胞凋亡圖。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驗合成adppz配體
配體adppz的制法:將0.5mmol鄰菲啰啉二酮,0.5mmol的1,2-二氨-4-硝基苯在40ml乙醇中回流4h(反應溫度為80-85℃),冷卻至室溫,抽濾,用水洗滌,得黃色固體,真空干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藥學院,未經廣東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2012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