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定位的方法和移動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93772.2 | 申請日: | 2012-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1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鄧中亮;曹佳雯;余彥培;王佳;袁協;尹會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16 | 分類號: | G01C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關文魁 |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定位 方法 移動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定位的方法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數據業務和多媒體業務的快速增加,人們對定位與導航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在復雜的室內環境,如機場大廳、展廳、倉庫、超市、圖書館、地下停車場、礦井等環境中,常常需要確定移動終端或其持有者、設施與物品在室內的位置信息。
現有的室內定位技術主要為慣性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主要包括加速度計、陀螺儀或其他運動傳感器,加速度計用來測量系統的線加速度,陀螺儀用于測量系統的角速度,在給定的初始位置及速度的條件下,慣性導航系統通過對運動傳感器的信息進行整合計算,不斷更新當前位置及速度,達到定位的目的。由于慣性導航系統中的運動傳感器的誤差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積累,慣性導航系統定位的準確性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得越來越低。為了解決該問題,慣性導航系統采用對移動終端的位置和姿態進行校準的方式,以提高定位的準確性。其中,通過設置基準點來對移動終端的位置進行校準,每隔一段時間經過一個基準點,為移動終端的位置進行校準,從而減小由于時間的積累而造成的誤差。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現有的慣性導航系統需要增加基準點不斷的進行校準,提升了系統的復雜度和運算量。
發明內容
為了在定位中省去了需要基準點進行校準的過程,減小系統的復雜度和運算量,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定位方法和移動終端。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定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移動終端根據用戶的記步值獲取自身的坐標行走速度,并對自身進行定位得到第一坐標位置;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坐標行走速度和所述第一坐標位置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第二坐標位置,將所述第二坐標位置作為本次定位的結果。
其中,移動終端根據用戶的記步值獲取自身的坐標行走速度,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用戶的記步值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行走速度;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自身羅盤的當前角度值和所述行走速度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坐標行走速度。
其中,所述移動終端根據用戶的記步值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行走速度,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用本次定位時用戶的記步值減去上次定位時用戶的記步值,得到記步值差;
所述移動終端將所述記步值差與預設的平均步長相乘,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行走速度。
其中,所述移動終端根據自身羅盤的當前角度值和所述行走速度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坐標行走速度,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自身羅盤的當前角度值和所述行走速度,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得到坐標行走速度:
其中,(Vx,Vy)為所述坐標行走速度,S為所述行走速度,A為所述當前角度值。
其中,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坐標行走速度和所述第一坐標位置計算得到所述移動終端的第二坐標位置,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將所述坐標行走速度和所述第一坐標位置輸入卡爾曼濾波器得到第二坐標位置。
其中,將所述第二坐標位置作為本次定位的結果,包括:
判斷本次定位時用戶的記步值是否與上次定位時用戶的記步值相同;
如果不同,則將所述第二坐標位置作為本次定位的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首科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937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