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地圖測距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7903.8 | 申請日: | 2012-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3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暢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26 | 分類號: | G01C2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張馳;宋志強 |
| 地址: | 518044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地圖 測距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電子地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子地圖測距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電子地圖(Electronic?map),即數字地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以數字方式存儲和查閱的地圖。電子地圖儲存信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圖像儲存,地圖比例可放大、縮小或旋轉而不影響顯示效果。電子地圖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普通地圖的內容進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組合、拼接,以形成新的地圖。可以對電子地圖進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圍的繪圖輸出,而且非常容易修改電子地圖,縮短成圖時間。電子地圖還可以很方便地與衛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結合,生成新的圖種。
距離測量是電子地圖中一種常見的應用。在測距過程中,用戶首先在電子地圖中給出若干個點(比如起始點、駐留點和終點),然后電子地圖軟件通過一定算法算出任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然而,在現有技術的距離測量過程中,僅僅單純給出在地圖上選擇的點之間的直線距離,而不能給出實際移動路線。而且,在現有技術中,無法在電子地圖上直接修改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駐留點,從而也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出一種電子地圖測距方法,以在測距過程中給出地圖上的實際移動路線,從而提高路線查詢準確度。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出了一種電子地圖測距裝置,以在測距過程中給出地圖上的實際移動路線,從而提高路線查詢準確度。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電子地圖測距方法,該方法包括:
設置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并且將所述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分別吸附到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
在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計算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之間的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
在電子地圖中展示所述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
一種電子地圖測距裝置,該裝置包括道路網絡吸附單元、路線測距計算單元和展示單元,其中:
道路網絡吸附單元,用于設置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并且將所述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分別吸附到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
路線測距計算單元,用于在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計算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之間的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
展示單元,用于在電子地圖中展示所述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
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本發明實施方式中,首先設置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并且將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分別吸附到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然后在電子地圖道路網絡中計算測距起點和測距終點之間的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再在電子地圖中展示行走路線以及該行走路線的距離值。由此可見,應用本發明實施方式之后,通過直接在地圖上吸附測量,給出了實際行走路線以及距離值,從而提高了用戶路線查詢準確度。
另外,在本發明實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在電子地圖的行走路線上拖動駐留點、測距起點或測距終點,從而便于用戶的使用。
而且,本發明實施方式可以提供針對多種行走模式的選擇,而且信息提示方式也可以多樣化。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子地圖測距第一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電子地圖測距第二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地圖測距方法流程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地圖測距中的信息擴展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電子地圖測距中,選擇推薦方式后的信息擴展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電子地圖測距中,改變駐留點后的信息擴展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地圖測距方法實例流程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地圖測距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子地圖測距第一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該電子地圖中,在測距過程中僅僅給出用戶在地圖上所選擇的點之間的連線距離,這實際上相當于測量的這些點之間的飛行距離,并不是根據實際道路網絡移動經過的路線。而且,無法在圖1所示的電子地圖中直接更改駐留點,而是需要使用“刪除最后一個點”這樣的按鈕進行回退,然后再在電子地圖中再次選擇駐留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79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析輔件
- 下一篇:一種盾構始發、接收的密封防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