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鹽菜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2291.3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54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丁希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希光 |
| 主分類號: | A23L1/218 | 分類號: | A23L1/218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2106 | 代理人: | 陳镕堅 |
| 地址: | 556300 貴州省黔東***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鹽菜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的腌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水鹽菜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水鹽菜是貴州的一種土特產,制作水鹽菜的主要原料是大葉芥菜,大葉芥菜又稱青菜,辣菜,春菜,在我國南方廣有栽培。大葉芥菜為十字花科蕓薹屬,一兩年生草本,葉長大扁平,葉面中等皺縮,翠綠色。大葉芥菜產出高,每公頃產60000-75000公斤。大葉芥菜有芥辣味,主作腌漬加工。
大葉芥菜營養價值高,維生素豐富,而且也是一種藥用蔬菜。經常食用順氣潤腸,明目健身。
傳統的腌制技術是將生原料洗凈晾至半干狀態后,手抓腳踩撒鹽用石塊壓實入桶腌制。這種辦法易產生亞硝酸鹽或霉變,質量不易保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的腌制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鹽菜的加工方法,極大地提高腌制質量,保留腌制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縮短腌制品的成熟期,快速制備色、香、味具佳的一種水鹽菜的加工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水鹽菜的加工方法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第一步??生原料的曬制:
???適時采收大葉芥菜;采割后,先曝曬3—5小時;
第二步??破莖:
然后將上述曬干的大葉芥菜破莖細化,順著莖撕開,破莖后大葉芥菜莖處直徑為2.5~3厘米;
第三步??晾曬干燥:
將上述條狀大葉芥菜晾干達80%后,清洗,又再次晾干達90%,切細;
第四步??配料:
配料用干野蔥,干蒜苗,折耳根;
野蔥又稱胡蔥,蒜苗又稱蒜薹,折耳根即魚腥草的根;
按工藝配方(質量百分數):干野蔥0.5%,干蒜苗0.5%,折耳根5%,40度以上純米酒10%,鹽適量,剩余為干大葉芥菜;
配料也同時洗好、曬干、切細;然后按上述比例混合拌勻,反復搓揉以充分軟化;
第五步??腌制:
最后裝壇密封醇化腌制10—20天即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㈠適時采收大葉芥菜。
貴州臺江縣當地適采收時間為3月初至3月中旬,除去收購的菜葉中那些有異味或霉變者或葉黃部分,將大葉芥菜攤于干凈的水泥壩或晾具上在陽光下翻曬,蒸發部分水分,在太陽的光熱作用下,促進其體內各種脂的形成和各種化學變化,增強酶活性。若是陰雨天,也可晾干或烘干,但時間長,成本高,效果也不如陽光下曬干,陽光下曬干后制的產品具有陽光下曬干所特有的“太陽香味”,質量上乘。本實施例采用陽光下曬干的方式。采收后,先曝曬3—5小時;
?㈡然后將上述曬干的大葉芥菜破莖細化,順著莖撕開,破莖后大葉芥菜莖處直徑為2.5——3厘米;
㈢將上述條狀大葉芥菜晾干達80%后,清洗,又再次晾干達90%,切細,大小隨意;
㈣按工藝配方(質量百分數):干野蔥0.5%,干蒜苗0.5%,折耳根5%,40度以上純米酒10%,鹽適量,剩余為干大葉芥菜;
配料也同時洗好、曬干、切細;最后按上述比例混合拌勻,反復搓揉以充分軟化;
㈤然后裝壇密封醇化腌制10—20天即可。
用本發明生產的水鹽菜食品保質期為6個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希光,未經丁希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22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