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退役乘用車安全氣囊引爆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2427.2 | 申請日: | 201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3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銘;田進;王俊軍;張洪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0 | 分類號: | B60R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祖志翔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退役 乘用車 安全氣囊 引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引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退役乘用車拆解用安全氣囊引爆器,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氣囊主要由傳感器、微處理器、氣體發生器和氣囊等部件組成。氣體發生器根據信號指示產生點火動作,點燃固態燃料并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迅速膨脹,以達到在意外狀況下保護乘駕人員的目的。除了駕駛員一側位置上設有安全氣囊外,有些轎車前排副駕駛一側以及各座位靠門一側位置的上下方也安裝有安全氣囊。如果在拆解退役乘用車時不將安全氣囊引爆,則在拆解作業時,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研究開發安全氣囊引爆技術與設備對尚未引爆的安全氣囊進行安全、直接引爆,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退役乘用車安全氣囊引爆器,能夠實現報廢車輛在拆解時安全氣囊難以處理的問題,達到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氣囊處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便利、適用范圍廣的優點。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退役乘用車安全氣囊引爆器,由箱體、控制電路和引爆裝置組成,所述箱體由手把、殼體和滾輪組成,其中,手把焊接在殼體頂面的一邊,滾輪安裝在該殼體底面的一邊,所述控制電路由蓄電池、電源開關、通電指示燈和電壓表組成,其中,蓄電池置于殼體內的底部,電源開關、通電指示燈和電壓表設置于殼體的頂面上;所述引爆裝置由引爆開關、引爆指示燈、引爆線和夾頭組成,其中,夾頭固定于引爆線的一端,引爆線的另一端由殼體中引出。
所述的蓄電池通過電源開關和引爆開關與安全氣囊串聯形成引爆回路,所述通電指示燈和電壓表并聯于電源開關之后,所述引爆指示燈并聯于引爆開關之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操作便利并可移動,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適用范圍廣,各類車型的安全氣囊均可采用所述氣囊引爆器進行引爆;提高了安全氣囊處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很強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解釋。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退役乘用車安全氣囊引爆器由箱體、控制電路和引爆裝置組成。所述箱體由手把1、殼體2和滾輪3組成,其中,手把1焊接在殼體2頂面的一邊,滾輪3安裝在殼體2底面的一邊,從而操作人員能夠根據需要輕松地移動所述氣囊引爆器。所述控制電路由蓄電池4、電源開關5、通電指示燈6和電壓表7組成,其中,蓄電池4置于殼體2內的底部。所述引爆裝置由引爆開關8、引爆指示燈9、引爆線10及夾頭11組成,其中,夾頭11固定于引爆線10的一端,并且能夠與安全氣囊12連接,引爆線10的另一端接入殼體2中。所述電源開關5、通電指示燈6、電壓表7、引爆開關8及引爆指示燈9均設置在殼體2的頂面上。再如圖2所示,所述的蓄電池4通過電源開關5和引爆開關8與安全氣囊12串聯形成引爆回路,所述通電指示燈6和電壓表7并聯于電源開關5之后,所述引爆指示燈9并聯于引爆開關8之后。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退役乘用車經過環保預處理及固體易燃物拆解后,置于空曠位置處。將所述氣囊引爆器推至離車輛10米處。將引爆線10上的夾頭11與對應的安全氣囊12上的氣體發生器相連接。整個裝置由蓄電池4供電,引爆時,首先打開電源開關5,待通電指示燈6亮后,觀察電壓表7的度數,達到規定電壓時,按下引爆開關8,引爆指示燈9亮,安全氣囊12被引爆。待引爆1分鐘后,切斷電源,檢查人員檢查車輛,確定是否有漏爆等狀況發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退役乘用車安全氣囊引爆器的思路及方法,具體實施該發明的技術方案很多,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24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