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7707.6 | 申請日: | 2012-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1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龔劍;朱毅敏;周虹;徐磊;黃玉林;耿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20 | 分類號: | E04G11/20;E04G3/28;E04G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0008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 動力 內置 整體 頂升鋼 平臺 體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包括鋼平臺(1)、支撐系統、懸掛腳手架(3)、模板系統(4)和液壓頂升動力系統(5),所述鋼平臺(1)位于筒架支撐的上部,并位于核心筒施工樓層上方;所述懸掛腳手架(3)懸掛在鋼平臺(1)的下方;所述模板系統(4)通過對拉螺栓連接后固定在豎向混凝土結構兩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系統包括筒架支撐(2)和內構架支撐(203),所述筒架支撐固定設置鋼平臺下方,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鋼平臺支撐(201)、油缸反力梁(202)、導向滾輪(9)、支撐鋼柱(205)和筒架支撐梁(204);所述支撐鋼柱(205)上端與鋼平臺支撐(201)相固定連接,下端與筒架支撐梁(204)連接為一體;所述內構架支撐(203)設置于筒架支撐內部,位于筒架支撐梁(204)和油缸反力梁(202)之間;所述液壓頂升動力系統包括液壓頂升油缸(5)及其動力控制系統,所述液壓頂升油缸(5)倒置于油缸反力梁(202)與內構架支撐(203)之間;所述鋼平臺支撐(201)下端與支撐鋼柱(205)連接為一體;所述內構架支撐(203)和筒架支撐梁(204)的端部上表面分別設有伸縮牛腿(6)支撐于核心筒剪力墻上的預留洞口(7)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頂升油缸(5)底座固定連接在油缸反力梁(202)上,其活塞桿一端與內構架支撐(203)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體系包括多個筒架支撐,所述筒架支撐之間相互獨立,頂升期間通過液壓頂升動力控制系統實現同步頂升;所述鋼平臺(1)包含多個鋼平臺單元,所述鋼平臺單元平面根據建筑結構體系確定,采用多種組合方式,鋼平臺單元通過聯系鋼梁(10)連接成為整體鋼平臺;所述聯系鋼梁(10)可根據施工需要拆除或恢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牛腿(6)包括卡位支座(601)、懸臂牛腿(602)、推復油缸(603)和止推板(604),所述卡位支座(601)固定設置在筒架支撐梁(204)或內構架支撐(203)的端部上表面,所述懸臂牛腿(602)設置卡位支座(601)之中,懸臂牛腿(602)末端與推復油缸(603)相連,所述推復油缸(603)通過焊接在筒架支撐梁(204)或內構架支撐(203)上的止推板(604)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支座(601)為箱型卡位支座或梯形卡位支座,可采用鋼板焊接而成,懸臂牛腿(602)置于卡位鋼板之間,卡位鋼板側面預留調節螺栓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架支撐(204)采用H型鋼(206)拼接而成,所述H型鋼(206)與支撐鋼柱(205)采用焊接或栓接的方式進行連接,所述H型鋼(206)位于內構架支撐梁(207)外側,所述筒架支撐通過筒架支撐梁(204)臨空一側設置側網、底部設置封底閘板形成完全封閉的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架支撐梁(204)采用H型鋼連接而成,所述內構架支撐(203)采用內構架支撐梁(207)雙拼而成,所述內構架支撐梁(207)采用H型鋼或焊接工字鋼,內構架支撐(203)上設有方形鋼結構底座固定倒置液壓頂升油缸的法蘭盤。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筒架支撐式動力內置整體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在初始狀態時,模架體系位于剛澆筑完成的核心筒混凝土頂面以上一層高,此時混凝土處于養護階段,準備綁扎核心筒上層鋼筋;
(b)在筒架支撐(2)和懸掛腳手架(3)上綁扎鋼筋;拆除模板系統(4),并將模板系統(4)固定于懸掛腳手架(3)和筒架支撐上,模架體系準備頂升;
(c)以置于核心筒剪力墻體上的內構架支撐(203)為支承,啟動液壓頂升油缸(5),頂升模架體系,模板系統(4)隨模架體系同步提升,到位后將筒架支撐梁(204)支承于核心筒剪力墻上,進行受力轉換;
(d)液壓頂升油缸(5)回提,帶動內構架支撐(203)同步提升,到位后將內構架支撐(203)支承于核心筒剪力墻上,進行受力轉換;
(e)重復c、d步驟,模架體系完成頂升;
(f)進行工程驗收,模板系統(4)安裝,緊固對拉螺栓,澆筑核心筒剪力墻墻體混凝土;
(g)混凝土進行養護,并進入下一個施工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77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