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濃香型白酒窖池開窖后的養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3692.6 | 申請日: | 2012-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6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平;蔡小波;涂榮坤;楊甲平;徐前景;丁海龍;馮永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L11/00 | 分類號: | C12L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濃香 白酒 窖池開窖后 養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釀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濃香型白酒窖池開窖后的養護方法。
背景技術
泥窖發酵是濃香型白酒發酵獨有的工藝,要想產好酒,就必須有優質的窖池。因為優質窖池的窖泥中生長著種類繁多的、功能各異的且有益于釀酒的微生物群落,這些經過長期不斷馴化后的微生物生態系統是好窖池產好酒的關鍵。在釀酒生產中,窖池開窖以后至下一輪糟醅入窖前這段時間往往時間比較長,幾十個小時到幾天不等。開窖以后,如果窖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養護,窖池窖泥水分便會受到損失,窖泥中的釀酒有益微生物生長受到抑制,同時也會生長大量雜菌,影響下一循環的釀酒生產。
目前,一些釀酒企業主要采用濃香型白酒生產中的副產物黃水進行養窖,黃水是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水分下滲形成的,黃水中含有1~2%的殘余淀粉,0.3~0.7%的殘糖,4~5%(V/V)的酒精,以及醋酸、腐植質和酵母菌體的自溶物等,采用黃水進行養窖,由于黃水的pH值低,酸度高,其中還含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代謝產物,不利于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會對窖泥功能微生物繁殖代謝產生不利影響;也有釀酒企業不定溫、不定量、不定時使用尾水養護窖池,尾水是固態發酵酒醅分段摘酒的末段酒體,尾水酒精度為5%vol左右,尾水的平均理化指標:總酸4.60g/L,總酯2.58g/L,乙酸乙酯0.20g/L,乳酸已酯1.85g/L,己酸乙酯0.43g/L。雖然尾水中的有機酸可以作為部分窖泥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但其營養物質相對缺乏,開窖后窖池空置時間過長,僅使用尾水是無法滿足窖池中微生物的營養需求,此外,不定溫,不定時、不定量都會導致窖泥中釀酒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長代謝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雜菌污染窖池、有效保持窖池質量、利于固態酒發酵的濃香型白酒窖池開窖后的養護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濃香型白酒窖池開窖后的養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窖池開窖至開窖后36h采取以下措施養護:
窖池開窖后及時采用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遮蓋窖池;
每隔1~6h用20~35℃尾水均勻潑灑窖壁和窖底,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4kg;
b、窖池開窖36h后至母糟入窖前采取以下措施養護:
每隔1~6h用20~35℃尾水均勻潑灑窖壁和窖底,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4kg;
每隔8~12h潑灑溫度為20~35℃的含曲藥的尾水,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4kg、曲藥用量0.1~0.3kg。
本發明方法中,每隔X小時潑灑尾水是指從開始時間起算,第X小時、第2X小時……第nX小時潑灑尾水。
其中,上述方法中母糟入窖前1小時還采取以下措施養護:潑灑溫度為20~35℃的含曲藥的尾水,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5~3.5kg、曲藥用量0.1~0.2kg。
進一步的,母糟入窖前1小時潑灑尾水的溫度為:地溫等于或低于25℃時,尾水溫度為29~31℃;地溫高于25℃時,尾水溫度等于地溫或在地溫至低于地溫2℃之間。
其中,上述方法步驟a中,每隔3.4~4.5h用20~35℃尾水均勻潑灑窖壁和窖底,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5~3.5kg。
進一步的,步驟a中,所述尾水的溫度為:地溫等于或低于25℃時,尾水溫度為29~31℃;地溫高于25℃時,尾水溫度等于地溫或在地溫至低于地溫2℃之間。
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每隔2.5~3.5h用20~35℃尾水均勻潑灑窖壁和窖底,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5~3.5kg。
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每隔8.5~9.5h潑灑溫度為20~35℃的含曲藥的尾水,每平方米窖壁和窖底的尾水用量2.5~3.5kg、曲藥用量0.1~0.2kg。
其中,上述方法步驟b中,所述尾水的溫度為:地溫等于或低于25℃時,尾水溫度為29~31℃;地溫高于25℃時,尾水溫度等于地溫或在地溫至低于地溫2℃之間。
其中,上述方法中所述曲藥是濃香型白酒生產用中高溫曲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瀘州品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36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