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濃紙漿輸送系統立罐的設計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1023.5 | 申請日: | 2012-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10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紅;付志遠;王道紅;莊海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D88/02 | 分類號: | B65D8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紙漿 輸送 系統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儲罐的設計方法,特別適用于中濃紙漿輸送系統立罐的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中濃輸送技術是指制漿造紙過程中,特別是輸送過程中,紙漿直接以質量濃度為7%-15%輸送的技術。相比于常用的低濃度紙漿輸送,極大地減少了制漿過程中的用水量和造紙廢水排放量,大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在中濃紙漿輸送系統中,立罐為紙漿泵提供一定的液位(即倒灌高度),使漿料連續不斷地流經紙漿泵,保證漿泵的安全運行。因此,立罐是實現中濃輸送技術的關鍵設備之一。
當紙漿質量濃度C≥7%時,自身已失去流動性,且紙漿懸浮液內含有大量氣體,紙漿中的纖維相互交織形成緊密穩定的纖維網格,當濃度很高時,紙漿纖維可以看作是一個網絡整體,中濃紙漿充滿立罐并呈現塞流的流動狀態,此時水及紙漿中的氣體在纖維網絡中的空隙之間流動,而纖維網絡主體則像塞子一樣整體沿立罐壁面向下滑移,并通過中濃紙漿泵的高剪切力作用完成流體化的輸送。
中國專利CN201539415U和CN101734600A公開了一種中濃漿泵系統裝置,包括中濃立管、湍流發生器、離心式中濃漿泵、三相分離器、真空泵及其連接管路。其中中濃立管的主體部分為圓柱形,底部部分為由用一平面沿所述圓柱底面的中心點且與圓柱底面成45度角的方向對圓柱進行切除后剩余的與圓柱形連接在一起的部分,切除后圓柱的底部缺口由圓錐的一部分圍成,圓錐的錐頂位于所述中心點處,圓錐底面與圓柱底面平行,且圓錐底面的直徑與圓柱底面的直徑大小一致,滿足圓柱的直徑小于900mm,高度大于3000mm。此專利只是給出了中濃漿泵前輸送裝置的形狀和尺寸范圍,對于結構尺寸的確定并無具體的設計方法。
經檢索,目前還沒有中濃紙漿輸送系統立罐的設計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中濃紙漿輸送系統立罐的設計方法。該立罐將為紙漿泵提供一定的運行液位(即倒灌高度),保證漿泵的安全運行。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設計立罐采用圓筒形結構,其主要結構尺寸包括內徑、罐體高度和壁厚。其中內徑采用平均流速初算,然后用中濃紙漿沿程阻力損失對平均流速進行校核;罐體高度由最大儲液高度(占罐體高度的85%)和罐體上沿安全余量高度組成,其中最大儲液高度采用氣-液兩相流動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聯立進行求解;立罐壁厚采用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儲罐設計規范進行計算。
所述內徑D采用公式(1)初算,對于平均流速u依據中濃紙漿懸浮液處于塞流流動狀態的常用流速范圍進行選取(大約在0.2~0.5m/s),其中流量Q為已知。
對于質量濃度小于18%的紙漿,其沿程阻力損失可用公式(2)計算:
Δh=1.64×10-2u0.15c2.5D-1????????????????????????(2)
式中,Δh為每100m管長的沿程阻力損失,m/100m管長;u為流速,m/s;c為紙漿濃度,%;D為管徑,m。
平均流速u通過中濃紙漿沿程阻力損失校核,以確認選用內徑為可行。中濃紙漿沿程阻力損失依據“1m管道對應1m壓力損失”的原則進行校核,如果沿程阻力損失不滿足要求,應重新計算。
所述的罐體高度H包括最大儲液高度h(占罐體高度的85%)和罐體上沿安全余量高度,其中最熊儲液高度采用氣-液兩相流動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聯立求解。
動量方程以壓降的形式表示,總壓降為:
ΔP=ΔPg+ΔPa+ΔPf(3)
其中,重力壓降
加速壓降
式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10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旗桿內置繞線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