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酮氧化制備相應內酯、羥基酸和二元羧酸的反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29555.7 | 申請日: | 2012-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3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民;夏長久;朱斌;龍立華;彭欣欣;舒興田;鄒飛艷;汝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D313/04 | 分類號: | C07D313/04;C07D309/30;C07C59/01;C07C51/31;C07C55/14;C07C55/12;C07C51/28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 制備 相應 內酯 羥基 二元 羧酸 反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環酮氧化制備相應內酯、羥基酸和二元羧酸的反應方法。
背景技術
ε-己內酯,無色油狀液體,具有芳香氣味,密度1.0693,沸點98~99℃,熔點約~5℃,折射率1.4611,易溶于水、乙醇、苯,不溶于石油醚,加熱變成二聚體或高分子聚酯。ε-己內酯具有黏度低、易加工、VOC含量低等優點,在生產聚ε-己內酯、ε-己內酰胺、樹脂改性劑、水性聚氨酯涂料、澆注彈性體、熱熔膠粘劑、彈性體等工藝過程中用作低聚物和變性劑,可提高韌性、低溫特性和反應性等功能性。
ε-己內酯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在實驗室里成功合成。其后陸續出現的ε-己內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Baeyer-Villiger氧化法;1,6-己二醇催化脫氫法;6-羥基己酸分子內縮合法等。上述方法中,從原料、裝置和反應條件等方面綜合考慮,Baeyer-Villiger氧化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ε-己內酯的工業化生產主要采用環己酮與過氧羧酸的Baeyer-Villiger氧化工藝,但過氧酸類氧化劑亦有較大的缺點:(1)反應完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機羧酸(鹽)廢物,對環境影響較大,回收或處理難度較大;(2)反應產品分離、提純比較困難、選擇性低,原子經濟性較差,不符合綠色化學基本原則;(3)有機過氧酸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高濃度的雙氧水,性質不穩定、生產成本較高,而且在運輸、儲存和操作過程中危險性較大,因而限制了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
Bhaumik等研究了以TS-1為催化劑的環己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三相反應體系(酮+H2O2/H2O+催化劑),并考察了有無乙氰作為溶劑的影響。發現在三相反應體系中如果加入少量H2SO4,會得到更高的轉化率。但所用催化劑性質活性低、不穩定,重復性差,而沒有后續進行深入研究和工藝開發。
Sn-β分子篩目前被認為最有效的Baeyer-Villiger氧化催化劑之一,這種分子篩最早于本世紀初期由西班牙Corma等人合成并投入使用。他們發現應用此分子篩分別在56℃條件下催化環己酮與35%H2O2水溶液反應得到相應的內酯。內酯的選擇性非常高,而且可重復使用,經過四次反應循環,催化活性沒有明顯降低。但催化劑制備路線長、難于合成、價格昂貴等限制了其大規模開發。
6-羥基己酸,熔點為38~40℃,沸點為113~116℃,密度為0.981g/ml,折射率為1044,閃點>110℃。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在有機合成與高分子材料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制備6-醛基己酸、ε-己內酯、己二酸等。其衍生物6-羥基己酸乙酯等是常用的有機化工中間體。美國專利USP2008306153介紹了一種在CH2C12溶劑中,以PCC(氯鉻酸吡啶Pyridinium?Chlorochromate)為氧化劑在37℃條件下,6-羥基己酸氧化為6-醛基己酸。
1937年,美國杜邦公司用硝酸氧化環己醇,首先實現了己二酸的工業化生產。進入60年代,工業上逐步改用環己烷氧化法,即先由環己烷制中間產物環己酮和環己醇混合物(即酮醇油,又稱KA油),然后再進行KA油的硝酸或空氣氧化。硝酸氧化KA油法一般用過量的濃度為50%~60%的硝酸,經兩級反應器串聯進行。反應使用的催化劑為銅-釩系(銅0.1%~0.5%、釩0.1%~0.2%),溫度60~80℃,壓力0.1~0.4MPa。收率為理論值的92%~96%。KA油氧化產物蒸餾出硝酸后,再經過兩級結晶精制,便可獲得高純度己二酸。原料消耗定額:環己醇(或KA油)740kg/t、硝酸(100%計)908kg/t、銅0.2kg/t、釩(以V2O5計)0.1kg/t。但該反應對設備存在強腐蝕問題,環境污染嚴重,工藝復雜,能耗較高、不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傳統的催化氧化不可避免存在對設備腐蝕性強、能耗較高、工藝復雜、處理成本較高等缺點。以雙氧水因其還原產物僅為水、環境友好,而被稱為“綠色氧化劑”,是未來催化氧化領域的發展方向。但這類反應放熱大,如果取熱不及時,容易飛溫,增加雙氧水的無效分解,為了有效控制反應溫度,提高雙氧水利用效率,化學反應工程技術的開發必須得到重視。本發明立足于納米β分子篩及其金屬改性納米β分子篩為催化劑,通過選用新型高效的反應工程技術,優化出最佳工藝條件,有利于實現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且相關研究未有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2955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