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模具拋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16511.0 | 申請日: | 201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2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肖智寬;于曉暉;胡正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酷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模具 拋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模具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模具型腔表面結構復雜,常為自由表面,加工困難。目前,工業領域常用的模具拋光方法,按材料去除的基本原理可以分為化學腐蝕拋光、磨粒磨損拋光和傳統機械刀具拋光等。化學腐蝕拋光可增加模具表面的區域光整度,但是由于模具各區域溶液深度不同,難以適應模具自由表面的整體變化趨勢。磨粒磨損拋光對磨粒流的噴射速度和角度要求較高,難以控制。傳統機械刀具直接拋光由于刀具和工件間仍為剛性接觸,拋光過程中易劃傷工件表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模具拋光裝置,可自動調節拋光力,并調節拋光刀具的位置和姿態,操作和控制方便,可以適應模具自由表面的整體變化趨勢,并且拋光過程中不會劃傷工件表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模具拋光裝置,包括與機器人的末端執行頭固定連接的上端固定盤,上端固定盤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上端固定盤下表面設置有若干活動旋轉鉸鏈,其旋轉軸呈等邊三角形布置,氣缸固定連接于活動旋轉鉸鏈下端,并與控制器連接,氣缸的活塞桿端連接有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的下端連接有中間關節連接盤,刀具卡盤固定連接于中間關節連接盤下表面,刀具卡盤下表面連接有刀具,刀具上設置有與控制器連接的多維力傳感器。
作為優選,所述活動旋轉鉸鏈呈環形均勻分布于上端固定盤下表面,所述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的每個關節具有三個轉動自由度。
作為優選,所述上端固定盤為圓形,所述活動旋轉鉸鏈為三個,呈120°沿上端固定盤周向均勻分布,所述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呈120°均勻分布在中間關節連接盤上表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自動調節拋光力,并調節拋光刀具的位置和姿態,本發明工作時,多維力傳感器首先檢測刀具與模具表面的接觸力,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計算出接觸應力,并與設定的標準比較,通過調節調節算法做出決策,發出控制信號到電磁閥調節氣缸內流體的壓力和流量;氣缸活塞桿在流體壓力作用下作直線運動,三個活塞桿的直線運動通過活動旋轉鉸鏈和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實現在空間上有限可控范圍內的任意動作,此動作通過中間關節連接盤得以體現,最終調節刀具的位置和姿態;多維力傳感器再次檢測刀具與工件表面的應力信息,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運用閉環控制重新發出新的控制信號,如此循環。本發明操作和控制方便,可以適應模具自由表面的整體變化趨勢,并且拋光過程中不會劃傷工件表面。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模具拋光裝置,包括與機器人的末端執行頭固定連接的上端固定盤1,上端固定盤1表面設置有玻璃鋼防腐層,上端固定盤1用以承載整個執行機構。上端固定盤1下表面設置有若干活動旋轉鉸鏈2,其旋轉軸呈等邊三角形布置,所述活動旋轉鉸鏈2呈環形均勻分布于上端固定盤1下表面。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上端固定盤1為圓形,所述活動旋轉鉸鏈2為三個,呈120°沿上端固定盤1周向均勻分布。
玻璃鋼是良好的耐腐防銹材料,對大氣、水和多種酸、堿、鹽以及多種有機溶劑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延長了本發明的使用壽命,并且其僅需在相應部件表面涂刷玻璃鋼,制作工藝簡單。
氣缸3固定連接于活動旋轉鉸鏈2下端,并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氣缸3內流體產生活塞桿運動,是整個執行機構的原動件,氣缸3的活塞桿端連接有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4;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4的每個關節具有三個轉動自由度,可實現自由轉動。
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4的下端連接有中間關節連接盤5,中間關節連接盤5是整個運動機構柔順執行的體現機構,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所述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4呈120°均勻分布在中間關節連接盤5上表面。刀具卡盤6固定連接于中間關節連接盤5下表面,刀具卡盤6下表面連接有刀具7,刀具7上設置有與控制器連接的多維力傳感器。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待加工的模具置于工作臺上,多維力傳感器首先檢測刀具7與模具表面的接觸力,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計算出接觸應力,并與設定的標準比較,通過調節調節算法做出決策,發出控制信號到電磁閥調節氣缸3內流體的壓力和流量;氣缸3的活塞桿在流體壓力作用下作直線運動,三個活塞桿的直線運動通過活動旋轉鉸鏈2和單桿形球頭桿端關節軸承4實現在空間上有限可控范圍內的任意動作,此動作通過中間關節連接盤5得以體現,最終調節刀具7的位置和姿態;多維力傳感器再次檢測刀具7與模具表面的應力信息,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運用閉環控制重新發出新的控制信號,如此循環,完成模具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酷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酷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65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階梯式攪拌機攪拌成型機構
- 下一篇:多功能助殘輪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