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鑒定雞新城疫病毒流行株與疫苗株的RT-PCR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13485.6 | 申請日: | 2012-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74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中;唐娜;秦秀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68;C12N15/11;C12R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飛;王加嶺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鑒定 新城 疫病 流行 疫苗 rt pcr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RT-PCR檢測技術,具體地說,涉及鑒定雞新城疫病毒流行株與疫苗株的RT-PCR法。
背景技術
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V)是目前嚴重危害養禽養殖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其病原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NDV)。根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tteeon?Taxonomy?of?Viruses,ICTV)關于病毒的最新分類報告,NDV歸屬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亞科的禽腮腺炎病毒屬(Avulavirus)。雖然目前NDV只有一個血清型,卻具有明顯的基因多樣性,根據F基因序列分析至少可以劃分為10個基因型。系統的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基因VII型是當前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流行毒株,近期亞洲、歐洲、非洲、中東以及南美洲的ND爆發大多與該基因型毒株有關。目前常用的NDV疫苗株是LaSota株,屬于基因II型毒株,與基因VII型流行毒株存在較大的差別。
傳統的新城疫病毒實驗室檢測方法為病毒分離鑒定,需要將臨床可疑病料處理后接種合適的載體(如雞胚、雞胚成纖維細胞等)進行病毒分離,通過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試驗對分離到的可疑病毒進行鑒定,一般還要通過最小致死量致死雞胚的平均時間(MDT)測定,1日齡雛雞腦內接種致病指數(ICPI)的測定和6周齡雛雞靜脈接種致病指數(IVPI)測定確定分離病毒的毒力強弱,因此相對比較費時費力。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擴增特異性基因片段的技術,在疾病的檢測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已越來越多的被廣泛應用。利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能夠選擇性地將雞新城疫病毒基因組的一個特異性短片段放大10萬倍以上,極大地增強了檢測的敏感性。但我國對新城疫的控制主要是利用疫苗進行免疫防控,利用常規RT-PCR不能夠區分NDV疫苗株和野毒株,給臨床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系統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流行的NDV主要流行株(基因VII型)與常用疫苗株(基因II型)存在明顯基因差異。國內基因VII型野毒株F和HN基因核苷酸同源率均在93%以上,但與LaSota疫苗株的同源率均僅80%左右。這種基因差異為建立RT-PCR方法鑒別常用疫苗株與主要流行野毒株提供了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檢測手段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技術對雞新城疫病毒疫苗株和流行株感染進行快速鑒別檢測的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鑒定雞新城疫病毒流行株與疫苗株的RT-PCR法,包括以下步驟:
1)臨床樣品經預處理后,提取樣本總RNA。
2)反轉錄(RT)得到樣本cDNA。
3)以樣本cDNA為模板,使用以下引物組合進行PCR擴增。
上游引物P1:5’-GTCGTGCTCAGTGATGTG-3’;
上游引物P2:5’-GCTCCGCCTACTCCGTCAG-3’;
下游引物P3:5’-TTGTTACCTCAATGTGCC-3’;以及
下游引物P4:5’-GCAGGAACTTGACTATGA-3’。
4)分析PCR擴增產物,結果判定。即對PCR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根據電泳結果確定樣品中能否擴增出各目的條帶。如果無目的條帶則為雞新城疫病毒檢測陰性;如果擴增出通用目的條帶(646bp)和基因II型目的條帶(339bp)則為基因II型雞新城疫病毒檢測陽性;如果擴增通用目的條帶(646bp)和基因VII型目的條帶(452bp)則為基因VII型雞新城疫病毒檢測陽性;如果同時擴增出通用目的條帶、基因II型和基因VII型目的條帶則為基因II型和基因VII型雞新城疫病毒檢測陽性;如果僅擴增出通用條帶則為非基因II型和基因VII型的新城疫病毒檢測陽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134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