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6977.2 | 申請日: | 201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1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敏;楊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64/34 | 分類號: | C08G64/34;C08G65/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暉 |
| 地址: | 5106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雙金屬 氰化 絡合物 催化劑 方法 | ||
1.一種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攪拌下,將金屬氰化物水溶液加入到金屬鹽溶液中,再加入冠醚,繼續攪拌1-5h,離心分離沉淀;
(2)將步驟(1)所得沉淀研磨,并用有機配體/水混合液將沉淀化漿洗滌,保溫攪拌1-5h,然后離心取沉淀;重復化漿洗滌和離心0-2次;
(3)往步驟(2)所得的沉淀中加入有機配體攪拌1-3h化漿,再次離心分離沉淀,將沉淀干燥后即得到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
步驟(1)所述的金屬鹽為氯化鋅、氯化亞鐵、氯化銅或氯化鐵中的一種;
步驟(2)所述的有機配體為叔丁醇、乙二醇二甲醚、丙烯酸羥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羥丙酯中的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金屬氰化物為鐵氰化鉀或鈷氰化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金屬鹽溶液的溶劑為水和有機配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金屬鹽與金屬氰化物的摩爾比為(1-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有機配體/水混合液中有機配體與水的體積比為1∶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冠醚為18-冠醚-6、苯并18-冠醚-6或二苯并18-冠醚-6中的一種。
7.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組成:MII3[MIII(CN)6]2·aMIIX2·b?L·cH2O·dCR;
其中,MII為二價金屬離子,MIII為過渡金屬離子,X為鹵素,L為有機配體,CR為冠醚,a、b、c、d分別為MIIX2、L、H2O、CR的相對量,a、b、c、d為1-1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價金屬離子為Zn2+、Fe2+、Ni2+或Co2+;所述的過渡金屬離子為Co2+、Co3+、Fe2+或Fe3+;所述的有機配體為叔丁醇、乙二醇二甲醚、丙烯酸羥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羥丙酯;所述的冠醚為18-冠醚-6、苯并18-冠醚-6或二苯并18-冠醚-6。
9.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在催化共聚反應生成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應用。
10.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雙金屬氰化絡合物催化劑在催化環氧化物發生均聚反應生成聚醚多元醇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未經中科院廣州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69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