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4,6-二氯嘧啶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03000.5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3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永良;陳薛強;霍本堰;曹超;朱麗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7C211/05;C07C209/86;C01B25/00;C02F10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嘧啶 廢水處理 資源 回收 方法 | ||
1.4,6-二氯嘧啶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a.磷的回收:將4,6-二氯嘧啶廢水用無機堿調節pH至7.5~9,降溫至0~20℃,析出結晶,固液分離,獲得水合磷酸氫二鈉固體,剩余母液備用;
b.三乙胺的回收:將步驟a的剩余母液繼續用堿調節pH至11~14,升溫至25~35℃,靜置分層,收集上層有機相,即得三乙胺粗品,將三乙胺粗品進行蒸餾,收集70~89.5℃的餾分,即得三乙胺合格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4,6-二氯嘧啶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將蒸餾后的母液降溫至25~35℃,返回靜置分層工序,與下一批經堿調節pH至11~14并升溫至25~35℃的步驟a所得剩余母液混勻,重復靜置分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4,6-二氯嘧啶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是將4,6-二氯嘧啶廢水用無機堿調節pH至9,降溫至0~5℃,析出結晶;所述步驟b是將步驟a所得的剩余母液繼續用堿調節pH至11,升溫至30℃,靜置分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4,6-二氯嘧啶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和步驟b中所述無機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300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查爾酮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陶瓷基功率型發光二極管及其封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