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茶生物菌酒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01716.1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48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永剛 |
| 主分類號: | C12G3/04 | 分類號: | C12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茶 生物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紅茶菌經調制而成的生物菌酒,特別是涉及一種紅茶生物菌酒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紅茶菌有著悠久的歷史,內含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茶、糖、維生素等約二千種天然營養物質,集營養、預防、保健、醫療、康復五大功效。目前,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并且國內也有不少研究機構和大學也都致力于紅茶菌的研究。隨著紅茶菌的深入研究,其衍生產品也會層出不窮。
本發明就是基于一種紅茶菌飲料,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露酒標準,經與果酒酒基調制,而制成一種新型的生物菌酒。這種菌酒既保持了原有紅茶菌的營養特性,又增加了果酒的酒香、果香,屬于果酒系列,又具備了國外氣泡酒的特點。而且與不同果酒酒基調配,會衍生出不同口味的系列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闡釋紅茶生物菌酒的形成,該菌酒既能基本保持紅茶菌原有的營養、預防、保健、醫療、康復五大功效,又能保證口味且質量穩定、存貯期延長等優點。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述紅茶生物菌酒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紅茶生物菌酒,其組成為紅茶、糖、水、紅茶菌母液、藍莓(藍靛果等)水果酒基、食用酒精、食用添加劑。首先培育紅茶菌菌種,然后將紅茶、糖、水按比例混合煮沸,涼至適宜溫度按比例加入紅茶菌菌種,進行恒溫有氧發酵至一定時間即成紅茶菌原液。將水果酒基按比例調入到紅茶菌原液中,再加入食用酒精調成不同酒精濃度,并輔以食用添加劑,制成紅茶生物菌酒。
本發明的生產方法:
按照培養和制成菌種、原液、菌酒三步生產法:第一,培育紅茶菌菌種。將符合國家規定的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經一定的工藝培育成紅茶菌菌種。第二,培養紅茶菌原液。采取擴大培養的方法,將紅茶、糖、水按0.5∶10∶100比例混合煮沸,涼至25-35℃后,按紅茶糖水和紅茶菌母液15-20∶1的比例混合,裝入發酵罐內進行恒溫(30℃)有氧發酵,待發酵一定時間(7-100天)后即成紅茶菌原液。第三,制成紅茶生物菌酒。將紅茶菌原液經滅菌后,按不同酒精濃度需求調入相應量的藍莓(藍靛果等)水果酒基和食用酒精,再添加適量食用添加劑(檸檬酸、食用香精、山梨酸鉀等),經沉淀、過濾后,充貫二氧化碳氣體,最后制成紅茶生物菌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1、紅茶菌菌種的培養。紅茶菌菌種使用的原料是茶水加糖。茶葉使用紅茶,糖最好用冰糖或白沙糖,水要求潔凈即可。茶、糖、水的比例是0.5∶10∶100。配制過程是先將水煮沸為100℃以上,爾后以紗布包裹紅茶與冰糖,投入水中煮20分鐘,茶水溫度降至30℃時倒至玻璃器皿中接種。將培養的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混合液作菌種,菌液與培養液按1∶4的比例在培養容器中混合均勻,菌膜用量不少于容器截面積的一半。然后用干凈紗布蓋住容器口,扎緊,防塵、防果蠅產卵孵蛆并保證通氣,有利于菌膜形成。接種完畢,放在無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維持在25~35℃之間恒溫靜止培養,不可過高或過低,約10天左右,菌液表面生成了一層漂浮的像海蜇一樣的亮膜,并伴有類似檸檬酸味時母液即成熟。
2、紅茶原液的培養。采用紅茶、糖為原料,先將水煮沸為100℃以上,爾后以紗布包裹一定比例的紅茶與糖,投入水中煮20分鐘,以便茶的營養成分充分溶于水中。茶、糖、水的比例為0.5∶10∶100,待水冷卻至25-35℃以下時,按紅茶糖水、紅茶菌母液15-20∶1比例混合后裝入發酵罐內恒溫(30℃)有氧發酵,至一定時間(15-20天)即成紅茶菌原液。
3.紅茶生物菌酒的生產。將發酵罐已經培養好的紅茶菌原液經滅菌后注入到配料罐中,按不同酒精濃度需求調入相應量的藍莓(藍靛果等)水果酒基和食用酒精,再添加適量食用添加劑(檸檬酸、食用香科、山梨酸鉀等),經沉淀、過濾后,再注入到混合罐中,與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氣體充分混合,通過等壓灌裝設備注入到瓶內即封蓋,最后制成紅茶生物菌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永剛,未經劉永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017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薄膜晶體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搜索裝置、搜索方法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