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冷成型用超高強度鋼板的生產方法及鋼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2207.7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1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仁東;呂家舜;王旭;徐榮杰;王科強;林利;徐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4 | 分類號: | C22C38/0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超高 強度 鋼板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熱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冷成型用超高強度鋼板的生產方法和用該方法生產的超高強度鋼板。
背景技術
近年來,人們對環保、資源和能源的重視不斷加強,對汽車的安全標準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節能和安全的要求,要求汽車向輕量化發展,其中以相變強化為主的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的開發和應用已成為世界各大鋼鐵公司研究的主流課題之一。
長期以來,傳統的淬火和回火工藝被用于生產含馬氏體組織的高強度鋼。淬火形成的馬氏體可提高鋼的強度,回火消除內應力,使馬氏體內析出碳化物和殘余奧氏體分解,以調整鋼的塑韌性。一些研究工作已經揭示:在淬火過程中,馬氏體條間的殘余奧氏體會增碳,早期的文獻也討論過碳在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間的分配,以及在含硅鋼中貝氏體相變時碳會向奧氏體擴散,形成無碳化物貝氏體,然而由于淬火溫度較低,淬火后僅有少量原子擴散以及回火時明顯發生了其它相變,所以碳由馬氏體向殘余奧氏體分配以穩定奧氏體的問題并未引起重視,更沒有發展成鋼的熱處理工藝。
最近,開發和研究了含硅和錳的在貝氏體區等溫淬火形成的TRIP鋼[E.De?Moor,S.Lacroix,L.Samek,J.Penning?and?J.G.Speer,Dilat?ometric?Study?of?the?Quench?and?Partitioning?Process,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Structural?Steels?Gyeongju,Korea,Augu?st?22-24,2006]。受此啟示,美國人將中碳高硅鋼(0.35C-1.3Mn-0.74Si)進行淬火處理,再在MS2Mf之間一定溫度等溫,使碳由馬氏體分配至殘余奧氏體,以穩定殘余奧氏體,提高鋼的塑韌性[M.J.SANTOFIMIA,L.ZHAO,and?J.SIETSMA,Microstructural?Evolution?of?a?Low-Carbon?Steel?during?Application?of?Quenching?and?Partitioning?Heat?Treatments?after?Partial?Austenitization,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VOLUME?40A,JANUARY?2009,46-57]。這一新工藝被稱為淬火和分配(Q&P——Quenching?and?Partitioning)工藝。此工藝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
Q&P處理工藝過程為[徐祖耀,淬火-碳分配-回火(Q-P-T)工藝淺介[J],金屬熱處理,第34卷第6期,2009年6月。]:首先對鋼進行奧氏體化(完全奧氏體化,即在Ac3以上保溫或部分奧氏體化即在Ac1~Ac3之間保溫),然后淬火至馬氏體轉變開始溫度(Ms)與終結溫度(Mf)之間的某一溫度,再進行碳的分配處理,最后冷卻至室溫。在淬火溫度等溫進行碳分配處理,稱為一步Q&P法。如果加熱到淬火溫度以上進行碳分配處理,稱為兩步Q&P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22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材定徑套
- 下一篇:一種無焊點的插座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