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0089.6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7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鄔賽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金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3/24 | 分類號: | B22F3/24;B22F3/16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92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粉末冶金 零件 自動 整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粉末冶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
背景技術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屬或用金屬粉末(或金屬粉末與非金屬粉末的混合物)作為原料,經過成形和燒結,制造金屬材料、復合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藝技術。由于某些粉末冶金零件的精度要求較高,燒結后還需使用壓力機對零件的端面進行整形,如粉末冶金零件如汽車減震器用活塞是汽車減震器的重要部件,在活塞的兩端面均設有多圈用于與閥片相配合的閥線,燒結完成后,需利用壓力機的上壓頭和下壓頭分別對活塞的外閥線和內閥線進行整形,使其精度更高。但問題在于,現有技術很多采用人工上料,在上料過程中需要將產品對準放置,生產工人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不高。且零件的尺寸較小,進行的是重復性的動作,生產工人產生疲勞,如果操作不當,極有可能沖壓時傷到工人的手,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現有技術中還有部分是采用轉盤的上料方式,但仍不實現大批量的上料,操作仍很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可批量上料,操作更加方便的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包括控制系統、均由控制系統控制的壓力機、輸送機構、推料機構、機械手組件和用于檢測零件是否到達壓力機工作位置的位置傳感裝置,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用于上料且由電機驅動前進或后退的第一輸送帶和用于將零件輸送至壓力機的工作臺前端且由步進電機驅動前進的第二輸送帶,所述的第二輸送帶的寬度與零件的尺寸相配,所述的第一輸送帶與所述的第二輸送帶垂直設置,且所述的第二輸送帶的一側與所述的第一輸送帶的末端相接,所述的推料機構安裝于所述的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機械手組件安裝于所述的工作臺另一側,所述的位置傳感裝置安裝于所述的工作臺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自動整形裝置采用第一輸送帶和第二輸送帶相配合來送料,控制系統控制電機間歇性正、反轉來帶動第一輸送帶的前進或后退,從而實現第一輸送帶帶動多個零件向第二輸送帶推進,步進電機帶動第二輸送帶向壓力機輸送零件,這樣就可以實現批量輸送零件。零件運送至第二輸送帶的末端時,通過推料機構將零件推送到工作臺,并通過機械手組件將零件運送至壓力機的沖頭處,位置傳感裝置檢測到零件到位后,控制壓力機的壓頭動作,對零件進行整形。該自動整形裝置的自動化程度高、可批量上料,操作更加方便且更加安全可靠。
所述的第一輸送帶一側的末端與第二輸送帶相交接處設有用于阻擋零件的弧形擋板。
所述的推料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和置于第二輸送帶的末端的推塊,所述的推塊連接于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的末端,所述的第一氣缸通過氣管與控制系統相連接。
所述的機械手組件包括安裝臂、第一機械手、第二機械手和直線電機,所述的直線電機與所述的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的第一機械手和第二機械手分別安裝于所述的安裝臂的兩端且置于所述的工作臺的正上方,所述的安裝臂安裝于所述的直線電機的輸出端。
所述的壓力機的后端設有斜向下傾斜設置的下料通道,所述的下料通道的上端與所述的工作臺相連接,所述的下料通道的下端與放料箱相連接。
它還包括用于檢測零件是否正確放置的檢測裝置,所述的檢測裝置包括安裝于第二輸送帶的一側的第二氣缸、安裝板和第一位置傳感器,所述的第二氣缸通過氣管與控制系統相連接,所述的安裝板的一端與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的末端相連接,所述的安裝板置于所述的第二輸送帶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輸送帶的另一側設有與安裝板對應的缺口,所述的第一位置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的安裝板上且置于第二輸送帶的正上方;所述的安裝板靠近活塞桿的一端的底部向下延伸出用于推動放反的零件的推板。
所述的位置傳感裝置包括用于檢測零件水平位置的第二位置傳感器和用于檢測零件豎直高度的第三位置傳感器;所述的第二位置傳感器和第三位置傳感器均與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的第二位置傳感器安裝于所述的工作臺的一側,所述的第三位置傳感器置于所述的工作臺的后端;且所述的第二位置傳感器與壓力機的下沖頭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的第三位置傳感器與所述的壓力機的下沖頭位于同一垂直線上。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動整形裝置的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金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金恒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00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速吸油性樹脂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油水自動控制分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