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9609.1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3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吉慶剛;劉洪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15/38 | 分類號: | C07D215/38;C07D401/12;A61K31/5377;A61K31/496;A61K31/4709;A61P31/04;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酰 喹啉 酮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通式I或I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
通式I中,R1和R2獨立地為氫、C1-C6烷基、苯基取代的C1-C6烷基或羥基取代的C1-C6烷基;通式II中,Het為1-六氫哌啶基、1-四氫吡咯基、1-嗎啉基、1-哌嗪基、N-Boc-哌嗪基、1-咪唑基或1-苯并咪唑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R1和R2獨立地為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芐基或羥乙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R1和R2獨立地為氫、乙基、正丙基、叔丁基、芐基或羥乙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為下述化合物中的任一種:
化合物Ia:R1為正丙基,R2為正丙基;
化合物Ib:R1為乙基,R2為乙基;
化合物Ic:R1為氫,R2為叔丁基;
化合物Id:R1為芐基,R2為芐基;
化合物Ie:R1為羥乙基,R2為羥乙基;
化合物If:R1為氫,R2為芐基。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藥用鹽為鹽酸鹽。
6.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式IV所示化合物與氯乙酰氯在有機溶劑中、堿性條件下反應制得中間體V;
b.將中間體V與胺類化合物HNR1R2或含氮雜環化合物HetH在有機溶劑中、堿性條件、催化劑催化下反應制得通式I或I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
c.將通式I或I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與可藥用酸HZ在有機溶劑中反應制得通式III或V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的可藥用鹽;
化學反應式如下:
式中R1、R2和Het的定義與權利要求1中所述定義相同。
7.權利要求1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堿為三乙胺,式IV所示化合物與氯乙酰氯的投料摩爾比為1:1.1;所述步驟b中有機溶劑為乙醇,堿為碳酸氫鈉,催化劑為碘化鉀,中間體V與胺類化合物HNR1R2或含氮雜環化合物HetH的投料摩爾比為1:1.05;所述步驟c中可藥用酸為鹽酸,有機溶劑為甲醇,通式I或II所示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與濃鹽酸的投料摩爾比為1:1.2。
8.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N-乙酰-喹啉-2(1H)酮類化合物及其可藥用鹽在制備抗細菌和/或抗真菌藥物中的應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細菌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和變形桿菌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所述真菌為假絲酵母菌和/或白色念珠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960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程車用LED工作燈
- 下一篇:LED天花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