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控制在2~3小時定時集中釋放的微膠囊破膠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1042.3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7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天晴;左明明;湯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8/60 | 分類號: | C09K8/60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小時 定時 集中 釋放 微膠囊 破膠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材料、油田技術領域,特別是油氣井的壓裂施工中采用的膠囊破膠劑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膠囊破膠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破膠劑,與常規破膠劑相比,優點是可防止壓裂液提前破膠造成施工失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油氣井的壓裂施工中,膠囊破膠劑被廣泛關注,大量現場試驗已證實,適當地應用膠囊破膠劑可以大大提高油氣井的產率。傳統破膠劑不能高濃度使用,以免壓裂液過早失去黏度,但破膠劑用量不足,又使施工后期破膠不徹底。膠囊破膠劑具有延遲釋放功能,可高濃度使用,使壓裂液前期保持高黏度的同時在施工后期徹底破膠返排,清除濾餅,減少聚合物對支撐劑填充帶導流能力的傷害。?
目前膠囊破膠劑常見的制備方法主要為機械包裹方法,如流化床法和噴涂法等。機械包裹制備方法存在設備投資較大、工藝難控制、囊衣厚度與顆粒尺寸不均勻及成本高等局限,制約了其推廣應用。據報道,目前所用的微膠囊破膠劑大多是用固體石蠟作包裹劑,破膠劑釋放機理是膜應力破裂,破膠劑的釋放受地層巖石物性、閉合應力和溫度等因素影響。理論上,在地層巖石閉合時,微膠囊會被壓破并將破膠劑完全釋放出來;但實際上,地層中處于不同位置的微膠囊破膠劑所受的應力不同,破膠劑的破裂、釋放程度不同,有的甚至不能破裂,因而影響壓裂液的破膠效果,損害人造裂縫的導流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控制在2~3小時定時集中釋放的微膠囊破膠劑。?
本發明以氯仿、液體石蠟、聚乙烯吡咯烷酮、過硫酸銨、無水乙醇和聚乙二醇6000組成混合芯材,以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600和正戊醇組成囊衣。?
本發明所述氯仿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65%~85%,液體石蠟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10.9%~12%,聚乙烯吡咯烷酮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4%~8.2%,過硫酸銨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6.9%~14.5%,無水乙醇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3%~0.65%,聚乙二醇6000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05%~0.2%,甲基丙烯酸乙酯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2%~6.5%,甲基丙烯酸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25%~7.2%,聚乙二醇600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05%~0.15%,正戊醇占微膠囊破膠劑總重量的0.08%~0.17%。?
本發明以過硫酸銨為主芯材,選用適宜的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為囊衣材料,本破膠劑囊衣材料在水體系中隨溫度、壓力變化而緩慢降解,其囊衣材料緩慢降解后囊芯物質就集中的釋放出來,從而保證,該膠囊破膠劑能夠控制在2~3小時定時集中的釋放出囊芯材料,在此條件下有效地降解壓裂液凍膠和聚合物濾餅,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支撐裂縫導流能力的傷害。?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以上可控制在2~3小時定時集中釋放的微膠囊破膠劑的制備方法。?
將氯仿、液體石蠟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加入過硫酸銨、無水乙醇、聚乙二6000、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600和正戊醇混合液,攪拌、洗滌、晾干,即得微膠囊破膠劑。?
本發明采用懸浮聚合法制備膠囊破膠劑,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工藝易控制等優點,有利于膠囊破膠劑的大規模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方法制成的微膠囊破膠劑的SEM表征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制成的微膠囊破膠劑的OM表征圖。?
??圖3為本發明方法制成的微膠囊破膠劑的另一OM表征圖;?
圖4為微膠囊破膠劑在相應的壓裂液體系中,2.5h定時釋放出過硫酸強氧化劑過硫酸銨,將相應的壓裂液破膠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以下述各方案分別稱取各原料:?
方案1:液體石蠟11.73%、聚乙烯吡咯烷酮0.59%、過硫酸銨7.33%、無水乙醇0.59%、聚乙二醇6000?0.15%、甲基丙烯酸乙酯?5.28%、甲基丙烯酸0.59%、聚乙二醇600?0.1%、正戊醇0.2%,其余為氯仿,合計100%。
方案2:液體石蠟11.74%、聚乙烯吡咯烷酮0.59%、過硫酸銨7.34%、無水乙醇0.59%、聚乙二醇6000?0.15%、甲基丙烯酸乙酯5.6%、甲基丙烯酸?0.51%、聚乙二醇600?0.1%、正戊醇0.16%,其余為氯仿,合計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10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