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未糊化木薯全粉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6540.9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3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季志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L1/2165 | 分類號: | A23L1/2165;A23L1/29;A23L1/015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國政 |
| 地址: | 310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未糊化 木薯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薯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種未糊化木薯全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又名樹薯、木番薯,是世界上繼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熱量來源植物,其塊根含有豐富的淀粉,被譽稱為“淀粉之王”和“地下糧食”,是熱帶、亞熱帶地區近6億人的糧食來源。但是,木薯塊根中含有相當量的含氰糖甙物質——亞麻苦苷和百脈根甙,含氰糖苷水解后能釋放出游離的氰氫酸(氰化氫)。氰氫酸擁有令人生畏的毒性,氰氫酸的毒性主要由其在體內釋放的氰根引起,氰根離子在體內能很快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價鐵離子結合,抑制人和其他溫血動物呼吸酶的功能,使組織不能正常地從血液中獲得氧而窒息,氫氰酸食入量達到每千克體重1毫克時,可致人死亡。因此,新鮮木薯需要經脫毒處理加工才能安全食用。
?????目前去除木薯塊根中亞麻苦苷等含氰糖苷的方法有(1)生薯浸水法:將生薯浸于水中4—6日,每日或隔日換水1次,或者在流水中浸泡。(2)曬干:把薯塊切成絲,在太陽光下曬干。(3)烘干:把薯塊切成絲或丁,用電熱能或蒸氣能烘干。(4)水煮:木薯放入水中加熱到水開,再持續水煮。5)水浸發酵:加石灰水長時間浸泡,使木薯發酵。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方法往往混合并用,以加強去毒的效果,如熟薯漂水法:木薯放入水中煮開,木薯煮熟后換水浸泡6小時以上等。使用上述不同方法對木薯進行處理,都存在共同的缺陷:一是脫毒時間長,二是脫毒不夠完全。
亞麻苦苷等含氰糖苷與糖苷酶存在于細胞的不同部位,需要把細胞破碎,使兩種物質相互接觸,并在有水的情況才能發生反應生成氰氫酸。上述生薯浸水法、曬干、烘干、水煮等方法均沒有使細胞破碎或破碎程度較低,不能使氰氫酸完全釋放出來,不僅處理時間長而且需要經常換水,耗費大量人工和水資源及能源,水浸發酵法也耗時長,還需添加石灰水,對木薯風味及食用品質有一定的負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未糊化木薯全粉的加工方法,能夠較徹底的去除木薯中的氰氫酸,耗時少,節約水,易機械化操作,且保持了木薯淀粉特性,木薯全粉加工性能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未糊化木薯全粉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鮮木薯加水磨碎
鮮木薯去表皮刨絲、或刨片、或切丁,加1.25倍(重量)以上的水,用濕磨機磨碎;
步驟二:離心處理
在600-2000轉離心5-10分鐘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倒掉上面的水溶液,得到木薯濕全粉;
步驟三:烘干磨粉
烘干,再用干磨粉機把粗木薯粉磨細,過60-80目篩得到木薯全粉。
步驟三所述的烘干溫度為60-80℃通風干燥或自然曬干。
在所述步驟二之后,再加入1.25倍(重量)以上的水,攪拌均勻后進行第二次離心處理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得到木薯濕全粉。
在所述第二次離心處理后,再加入1.25倍(重量)以上的水,攪拌均勻后再進行第三次離心處理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得到木薯濕全粉。
未糊化木薯全粉的第二種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木薯干磨碎
木薯刨絲或切片或切丁,曬干或烘干后,用干磨機磨成粉,過60-80目篩;
步驟二:離心處理
加入2倍(重量)以上的水,攪拌均勻后,600-2000轉離心5-10分鐘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倒掉上面的水溶液,得到木薯濕全粉;
步驟三:烘干或曬干
烘干或曬干,再用干磨機將烘干或曬干時形成的結塊粉磨碎,得到木薯全粉。
第二種加工方法之步驟三所述的烘干溫度為60-80℃通風干燥或自然曬干。
在第二種加工方法所述步驟二之后,再加入1.25倍(重量)以上的水,攪拌均勻后進行第二次離心處理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得到木薯濕全粉。
在上一步驟所述的進行第二次離心處理之后,再加入1.25倍(重量)以上的水,攪拌均勻后進行第三次離心處理或自然沉淀4小時以上,得到木薯濕全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654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無線射頻技術的體征監測儀及其監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快速加工臘八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