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叉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1430.3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6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永井修;三輪和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昭和 |
| 主分類號: | F16F9/32 | 分類號: | F16F9/32;F16F9/36;F16F9/34;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前叉。
背景技術
作為摩托車等的前叉,如在特開2002-161940(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那樣,在車輪側的外管內滑動自由地插入車身側的內管,在外管內的底部,豎立設置有具備與內管的內周滑接的分隔壁部的中空管,在中空管的外周設有在內管的前端部的內周設置的使活塞進退的油室,通過活塞將該油室分隔為該活塞的上部的上油室和該活塞的下部的下油室,在中空管的內周,劃分有到達內管的上部的積油室,并且將該積油室的上部作為空氣室,在中空管設置有用于補償內管向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進退的容積量的油的容積補償通路,該容積補償通路將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與中空管的內周的積油室連通,在外管和內管之間,設置有被固定于外管的內周的滑動引導件和固定于內管的外周的滑動引導件夾持的環狀間隙室,也有在內管上設置與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連通的孔而形成的環狀間隙室。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室,利用從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填充的油,能夠對外管和內管的滑動引導件進行潤滑。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前叉,在壓縮行程中,當內管的活塞進入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時,使下油室的壓力上升,將設在活塞上的止回閥打開,將下油室的油向上油室側置換,并且,使內管的截面積×沖程部分的油就從下油室通過中空管的孔向積油室移動,此時,會產生起因于在該孔中產生的通道阻力的阻尼力。
另外,在伸長行程中,內管的活塞從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退出時,使上油室的壓力上升,當上油室的油從設在活塞上的止回閥形成的節流通路向下油室移動時,會產生起因于在該節流通路上產生的通道阻力的阻尼力。同時,將內管的截面積×沖程部分的油通過中空管的孔從積油室向下油室補給。
另外,當內管相對于外管進行伸縮時,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室也會擴張、收縮。因此,會向在壓縮行程中擴張的環狀間隙室中加壓填充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的油。另外,在伸長行程中收縮的環狀間隙室的油就會向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排出。
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前叉中,立起有向外管中插入內管等的輔助裝配件,從內管的上端開口部注入工作油,在向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中空管的內周的積油室、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室填充油的裝配階段,在該環狀間隙室內的上部空間中會產生空氣存留,該空氣存留難以進行抽空,在前叉裝配后也會滯留。
因此,在前叉的壓縮行程中,使中空管的外周的下油室的壓力就會上升,當該下油室的壓力到達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室時,在該環狀間隙室中滯留的空氣就會被壓縮,無法產生穩定的壓側阻尼力,對于阻尼力產生中會出現響應延遲。
另外,在將上述的壓側阻尼力設定得較高的情況下,下油室的高壓力有可能直接擴及環狀間隙室的密封部件,導致漏油,因此需要提高密封部件的耐壓性能。壓側阻尼力的上升取決于密封部件的耐壓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在前叉中,提高阻尼力產生的響應性,也提高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環狀間隙室的密封性。
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前叉,在車輪側的外管內能夠自由滑動地插入有車身側的內管,在外管內的底部,豎立設置有具備與內管的內周滑接的分隔壁部的中空管,在中空管的外周設置有油室,設于內管的前端部的內周的活塞相對于該油室進退,通過活塞將該油室分隔為該活塞的上部的上油室和該活塞的下部的下油室,在中空管的內周,劃分有擴及到內管的上部的積油室,并且使該積油室的上部為空氣室,在中空管設置有容積補償通路,該容積補償通路將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與中空管的內周的積油室連通,用于補償內管相對于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進退的容積部分的油,在外管與內管之間,設置有被固定于外管的內周的滑動引導件和固定于內管的外周的滑動引導件夾著的環狀間隙室,在內管上設置有使該環狀間隙室與中空管的外周的油室連通的孔,在所述前叉中,在設于內管且與環狀間隙室連通的孔和在中空管的外周的下油室之間設有節流通路。
發明第二方面的前叉,在發明的第一方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在設于所述內管且與環狀間隙室連通的孔和中空管的外周的上油室之間,設有止回閥,在壓縮行程中,該止回閥允許油向上油室流入,在伸長行程中,該止回閥調節從上油室流出的油。
發明第三方面的前叉,在發明的第二方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止回閥設置于活塞。
發明第四方面的前叉,在發明第一~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節流通路設置于活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昭和,未經株式會社昭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14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軸封磁力驅動泵浦的軸承結構
- 下一篇:一種帶有減振降噪材料的低振動噪聲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