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9862.0 | 申請日: | 201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2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何寒;吳烈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寒;吳烈秋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A01G3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15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蟲草 菌絲體 生產工藝 | ||
1.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試管母種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養基配比:馬鈴薯100克,玉米粉15克,黃豆粉12克,白糖20克,蠶蛹粉15克,瓊脂18克,水1000毫升;
(2)配制工藝:將馬鈴薯刨皮后對1000毫升水打成漿,再依次按量添加入玉米粉、黃豆粉、白糖、蠶蛹粉、瓊脂,然后將溶液加熱至沸騰后分裝到試管中,分裝量為試管的1/4;將分裝好的試管放置于高壓容器里在1.5公斤/cm2壓力、溫度為121℃的高壓、高溫條件下維持消毒40分鐘;把消好毒的試管擺放、冷卻成斜面試管;
(3)轉管:篩選符合工業化生產、菌絲生長旺盛、色澤正常并無感染的一級蛹蟲草斜面母種,在無菌環境下轉接入消毒好的斜面試管,接入種塊大小為0.3~0.5cm2:
(4)培養:把轉接好種的試管放置在溫度為18~22℃、相對濕度為75~85%的暗光環境下培養4~5天;
(5)轉色:當試管里的培養基面長滿菌絲時,即在100~200勒克斯的光度下曝光3~4天,菌絲轉為桔紅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液體菌種培養基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養基的配比:馬鈴薯1000克,玉米粉50克,黃豆粉120克,面粉100克,白糖200克,酵母粉(膏)80克,蠶蛹粉150克,水10000毫升;
(2)配制工藝:將馬鈴薯刨皮后對10000毫升水打成漿,再依次按量添加入玉米粉、黃豆粉、面粉、白糖、酵母粉(膏)、蠶蛹粉,然后將溶液加熱至沸騰后分裝到到耐高溫高壓的透明玻璃瓶中,裝入量為容具實際容量的一半,然后用棉花將瓶口塞緊;接下來放置于高壓容器里在1.5公斤/cm2壓力、溫度為121℃的高壓、高溫條件下維持消毒60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液體菌種的培養方法如下:
(1)接種:把消好毒的瓶裝液體培養基在無菌環境下接入轉過色的試管母種,每瓶接入4~6塊菌塊,并靜止培養3~5天;
(2)培養:把菌種萌發好、無污染的瓶裝液體培養基移到旋轉式搖床進行動態培養,搖床旋轉速度為150~300轉/分,搖床的轉動使液體培養基也隨之轉動,菌種在液體培養基的轉動及培養基里面的渣塊碰撞下不斷的被分撕成若干個菌球(片、絲),3天后獲得有豐富菌球(片、絲)的液體菌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固體菌絲體的配制方法如下:
(1)培養基的配比:大米30斤、米糠30斤、麩皮30斤、玉米粉3斤、黃豆粉3斤、糖4斤、水130斤;
(2)將上述各種物料混合均勻后分裝到塑料袋里,分裝量為塑料袋實際容量的一半,然后扎緊袋口;接下來放置于高壓容器里在1.5公斤/cm2壓力、溫度為121℃的高壓、高溫條件下維持消毒90分鐘;
(3)把消好毒的袋裝培養基在無菌環境下接入培養好的液體菌種,液體菌種的接入量為固體料的3~5%;
(4)把接好種的袋裝培養基放置在溫度為18~22℃、相對濕度為75~85%的暗光環境下培養4~5天;
(5)當袋里的培養基被菌絲吃透后,即在100~200勒克斯的光度下曝光3~4天,菌絲轉為桔紅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蛹蟲草菌絲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菌絲體的處理方法如下:
將培養至轉色的菌絲體在60℃環境下自然或機械烘干至固體物含水量在10%以下,即得到優質的蛹蟲草菌絲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寒;吳烈秋,未經何寒;吳烈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98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