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具有儲能容器和程序控制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67037.7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2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宗傳;蔣興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宗傳;蔣興振 |
| 主分類號: | B60H1/20 | 分類號: | B60H1/20;B60H1/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賈玉健 |
| 地址: |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容器 程序控制 電動汽車 冷暖 系統(tǒng) | ||
1.一種具有儲能容器和程序控制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內(nèi)部裝有冰點在-45℃以下的液體的儲能容器(2),儲能容器(2)內(nèi)部還設置有電加熱元件(3),電加熱元件(3)與汽車蓄電池(4)并聯(lián)于充電電源(11),儲能容器(2)外接液體泵循環(huán)送風系統(tǒng)(5)實現(xiàn)內(nèi)部液體的循環(huán)和換熱,液體泵循環(huán)送風系統(tǒng)(5)包括液體循環(huán)泵(501),液體循環(huán)泵(501)接液體泵換熱器(502)實現(xiàn)儲能容器(2)液體的循環(huán),送風風扇(503)對應安裝在液體泵換熱器(502)處,汽車蓄電池(4)接液體泵循環(huán)送風系統(tǒng)(5)為其提供電量,液體循環(huán)泵(501)的電機(5011)、送風風扇(503)的電機(5031)以及電加熱元件(3)都接到可編程溫度控制器(6),由可編程溫度控制器(6)控制工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泵系統(tǒng)(1),熱泵系統(tǒng)(1)包括內(nèi)部換熱器(101)、壓縮機(102)、四通閥(103),外部換熱器(104)、熱泵風扇(105)以及節(jié)流閥(106),其中壓縮機(102)的出口與四通閥(103)的固定入口氣管相連,壓縮機(102)的進口與四通閥(103)的固定出口氣管相連,內(nèi)部換熱器(101)的一端與四通閥(103)的第三個氣管相連,內(nèi)部換熱器(101)的另一端通過節(jié)流閥(106)與外部換熱器(104)的一端相連,外部換熱器(104)的另一端與四通閥(103)的最后一個氣管相連,熱泵風扇(105)對應安裝在外部換熱器(104)處,內(nèi)部換熱器(101)置于儲能容器(2)內(nèi)部,壓縮機(102)的電機(1021)和熱泵風扇(105)的電機(1051)都接到可編程溫度控制器(6),由可編程溫度控制器(6)控制工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容器(2)內(nèi)裝的液體是汽車冬季用玻璃清洗液。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容器(2)能耐10MPa壓力。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容器(2)能耐150℃高溫。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容器(2)外部安裝有安全閥(7),儲能容器(2)的外層設置有保溫層。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加熱元件(3)的一端通過溫度保護開關(8)接汽車蓄電池(4)的一極,電加熱元件(3)的另一端通過壓力保護開關(9)接電磁繼電器(10),電磁繼電器接汽車蓄電池(4)的另一極。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汽車冷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編程溫度控制器(6)的編程主板引出五個接觸器,
第一接觸器(601)和對應的第一控制線圈(606)控制液體循環(huán)泵(501)的電機(5011);
第二接觸器(602)和對應的第二控制線圈(607)控制送風風扇(503)的電機(5031);
第三接觸器(603)和對應的第三控制線圈(608)控制電加熱元件(3);
第四接觸器(604)和對應的第四控制線圈(609)控制壓縮機(102)的電機(1021);
第五接觸器(605)和對應的第五控制線圈(610)控制熱泵風扇(105)的電機(105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宗傳;蔣興振,未經(jīng)蔣宗傳;蔣興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7037.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