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動車的安全氣囊,尤其是涉及一種車用側面安全氣囊。
背景技術
在汽車側向碰撞中,普通汽車胸腹式側氣囊展開時幾乎同時充滿胸部和腹部氣袋,對胸部和腹部同時作用,但是當某些車車身結構原因造成側面碰撞時,普通形式的側氣囊并不能很好的平衡乘用者胸部和腹部受力。
因此,有發明人提出了各腔室順序充氣的方式,以有利地允許充氣壓力和腔室充氣順序被設計為在側面碰撞事件期間提供改進的乘坐者的緩沖。例如名為“用于機動車的多腔室安全氣囊”(公開號CN?1792680A)的公開技術,即是此方面的改良技術,其在每個腔室與乘坐者的頭部,肩部,胸部,或骨盆區域相關聯;隔離器設置在相鄰的腔室之間;腔室可以被充氣到不同的壓力并且以各種順序充氣。該公開技術雖可順序充氣、增加緩沖深度,但結構復雜,不易加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成本較低的可順序充氣的車用側面安全氣囊。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車用側面安全氣囊,包括氣體發生器和氣袋,該氣袋具有腹部氣室和胸部氣室,該氣體發生器的出氣口位于腹部氣室內;其特征在于:腹部氣室與胸部氣室之間設有可被腹部氣室內的氣體壓力撕裂的腔體分隔結構,該腔體分隔結構包括將氣袋兩側的袋片縫合的縫紉線或設于氣袋內的阻尼布片;氣體發生器對腹部氣室充氣,至腹部氣室與胸部氣室之間的氣壓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氣體撕裂腔體分隔結構而充滿胸部氣室。本方案的機理是在胸腹部交界處,即在氣囊腹部氣室與胸部氣室之間,設置一條可撕裂縫紉線或者一個可撕裂的阻尼布片,氣體發生器充氣頭在腹部氣室內,先充腹部氣室,當來壓力增大時,可撕裂腔體分隔結構,即撕裂縫紉線或阻尼布片,氣體開始充滿胸部氣室,從而實現順序充氣;排氣孔設在胸部氣室上,促使氣袋整個充氣過程中腹部先充氣,且壓力大于胸部氣室,從而加大對乘用者腹部的作用力。在氣囊袋體上設置可撕裂的腔體分隔結構,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對于大批量生產制造而言,成本可有較大幅度的降低。
作為優選,所述腔體分隔結構為氣袋呈扁平狀態時通過縫紉線將袋體中部貼靠的兩袋片縫合于一體的隔離結構。在袋體扁平狀態下縫合,使袋片易于縫合、降低加工難度,還使袋體整體易于保持保持較小的體積,利于節省存放空間,更適于車內使用。
作為優選,所處于縫紉線的相鄰針腳間的袋腔形成可通氣的間隙。可在腹部氣室充氣的時候,部分氣體可通過該間隙進入胸部氣室,在縫紉線撕斷前,為胸部氣室提供一定量的氣體,避免腹部氣室和胸部氣室之間壓差過大,使得撕斷后氣流較為穩定地進入胸部氣室,利于胸部氣室展開的速度、對外保護的沖擊強度;控制該間隙的大小,可起到氣流的阻尼作用。
作為上述腔體分隔結構方案的等同方案,所述腔體分隔結構為縫合于氣袋內腔側壁的阻尼布片;在阻尼布片的長度方向上設有若干個成列排布的撕裂段,該撕裂段為凹槽或孔結構,該凹槽的槽深不小于阻尼布片厚度的1/3。凹槽或孔結構,使該處的強度較低,在一定的壓差下易于斷開。凹槽的槽深不小于阻尼布片厚度的1/3,可保障凹槽能斷開。
作為優選,所述撕裂段至少設置一列。撕裂段呈列設置,使各個撕裂段易于連續斷開,其中之一斷開強度稍大,也可被相鄰的撕裂段帶動而撕裂。一列以上時,在在其中一列失效時,可由其他撕裂段斷開,提高整體的可靠性。
作為上述腔體分隔結構方案的另一個等同方案,所述腔體分隔結構為縫合于氣袋內腔側壁的阻尼布片;該阻尼布片長度方向上設有若干個貫通帶體的孔,相鄰孔之間設有撕裂段,該撕裂段為凹槽或孔結構,該凹槽的槽深不小于阻尼布片厚度的1/3。這種結構,具有較高的可撕裂的可靠性,通過撕裂段的撕裂而將兩氣室完全導通。腹部氣室通氣時,部分氣體可通過孔進入胸部氣室,當兩氣室的氣壓差達到一定程度時,撕裂段撕裂。
作為上述腔體分隔結構方案的再一個等同方案,所述腔體分隔結構為在氣袋呈扁平狀態時將袋體中部貼靠的兩側袋片粘結于一體的袋體粘結段;袋體粘結段內的粘結部由若干粘結點構成,相鄰粘結點之間的袋體內腔構成氣體通道。這種粘結的結構,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易于在氣壓差下斷開。
作為優選,氣袋的袋體為兩相疊的袋片在邊緣縫合而成的結構。便于制造,是氣囊整體結構體積較小,節約車內使用空間。
因此,本發明具有結構合理、易于制作等特點,尤其是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制作、可較大幅度地降低大批量生產的制造成本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